】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今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考驗全人類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23-08-11 13:54:21


 

  氣候變化警鐘已敲響?

  早在二十年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就提出過 “氣候臨界點”的概念,即一旦全球溫升擊穿臨界點,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將大幅上升,最終打破生態平衡,危及動植物生存,對地球上的水資源、能源、糧食安全等產生複雜而深遠的負面影響。

  氣候變化加劇了諸如乾旱、洪水和飓風等極端天氣的發生,改變和污染了生態系統,損害了生物多樣性和破壞糧食的收成。所有這些都將對糧食生產和供應產生巨大影響,並危及全球糧食系統的穩定性。研究表明,玉米作物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如果人類不能切實大幅減少碳排放,預計2030年玉米作物產量將下降24%,小麥、稻穀等其他農作物的產量也將急劇下降,將導致人類的糧食供應大幅減少。

  極端高溫也加劇了能源危機。以歐洲為例,高溫之下,民眾用電需求激增。歐洲本就面臨天然氣供應危機,高溫乾旱又導致水力、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下降。幾重因素叠加,讓歐洲的能源問題更加棘手。

  全球氣候治理博弈複雜激烈

  從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到2015年《巴黎協定》,人類一直在努力推動減緩氣候變化,但依然難以有效遏制加速趨勢。

  全球氣候治理事關國際權力塑造和規則博弈。當前全球氣候治理呈現出模糊“共區”原則、逃避減排責任和資金義務等不良趨勢。從治理模式上,美國故意“壘小院、築高墻”,欲聯手歐洲同盟夥伴打造小規模“氣候俱樂部”,建立“跨大西洋綠色夥伴關係”,進而顛覆現有治理框架,倒逼他國減排。從規則上,美國力推“碳關稅”,通過捆綁碳關稅和貿易政策,以金融和貿易手段擺脫歷史排放責任,以此消解“共區”原則,甩掉其歷史排放責任。從價值觀上,以所謂“氣候正義”為由頭,將“高排放”與“不正義”等同起來,對高排放國家發起道義攻勢,伺機給中印等國樹立“硬約束”,削弱甚至剝奪發展中國家的“排放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