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地熱直接利用規模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
http://www.CRNTT.com   2023-08-03 10:44:06


 

  不過,從實際情況看,儘管中國地熱資源豐富,地熱直接利用規模在全球居首位,但在發電領域,國內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僅超過50兆瓦,在全球占比不足1%。與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相比,50兆瓦這個數字“渺小”許多。

  “一方面,我國的高溫水熱型資源主要分布在滇西、藏南等地區,不屬於電力主要消納地,豐富的地熱資源難以用於發電,造成資源損失。另一方面,國內仍缺乏明確的地熱能上網電價扶持等政策,限制了地熱能發電的發展。”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壯說,“作為國內較早涉足地熱能發電領域的企業,我們已經擁有較為成熟的地熱能發電技術和相關裝備,在海外也布局了地熱能發電項目。但受限於上網電價等扶持政策不明,國內地熱能商業發電處於停滯狀態,很多企業也仍在觀望。”

  實際上,促進地熱能發展近年被頻頻寫入相關能源發展規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積極推進地熱能規模化開發。積極推進中深層地熱能供暖制冷,全面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有序推動地熱能發電發展。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於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指出,到2025年,全國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比2020年增加50%,在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範項目,全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

  “推動地熱能產業化發展,尤其是推動地熱能發電領域發展,既要加大對勘查、鑽井方面的支持,加強對地熱能資源分布及應用的認識,也要做好相關技術攻關,在理論、關鍵技術和裝備方面實現突破。同時,還需加強相關政策保障,比如明確地熱能發電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加快探礦權、采礦權許可認證等,確保企業‘輕裝上陣’,帶動產業發展,為能源保供和綠色轉型貢獻地熱力量。”地熱能科學技術(大理)研究院院長張大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