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消除就業歧視 實現平等就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8-01 09:03:53


 
  三是傳統觀念與主觀偏見。長久以來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女性受教育機會少於男性,降低了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競爭力。儘管隨著義務教育的高度普及,女性受教育程度與男性不相上下,但男強女弱的標簽依舊使用人單位傾向於雇用男性。此外,女性會在懷孕、生產及哺乳階段暫時退出勞動力市場,加大了用人單位雇用女性的成本,加劇了性別歧視。

  四是鼓勵生育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在“少子化”與“老齡化”的雙重影響下,中國於2015年、2021年依次出台“二孩”“三孩”生育政策以鼓勵生育。但現有生育配套政策過於宏觀,各項措施還未細化落實到位,約束力也較弱,用人單位可能承擔的額外生育成本未能得到有效分攤,會進一步加劇性別歧視。

  消除歧視促進平等就業的建議

  文章指出,為緩解就業歧視現象,促進就業高質量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一是建立健全促進平等就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勞動立法,適當擴大相關法規中有關就業歧視的界定,也可吸納國外反歧視經驗,出台具有針對性的反就業歧視條款;提高行政處罰力度,加大用人單位違法成本,針對用人單位的歧視處罰,亟須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設立專門的歧視維權機構,加大反歧視宣傳教育,同時建設專業人才隊伍,劃撥專門經費,為遭受歧視的勞動者提供免費咨詢、訴訟服務,並適當提供法律援助,減輕維權者的經濟負擔。

  二是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應加大生育基金撥款力度,通過政策補貼、稅收優惠等,適當分擔用人單位承擔的生育成本,減輕用人單位負擔;出台相關政策保障女性勞動者權利,明確禁止用人單位與女性約定不合理合同條款,引導企業加強對女性勞動者的培訓,實行人性化管理,允許彈性工作或遠程辦公;各級政府應完善社會基礎公共設施建設,加大托兒所、兒童醫療、家政服務等公共服務的推行力度,使女性能夠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做好平衡,提升就業競爭力。

  三是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破除就業戶籍限制。一方面,禁止企業在招聘時附加戶籍等歧視性要求,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權利,實現優秀人才充分就業。同時,也要打破因戶籍造成的職業隔離,對農民工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激發農村勞動力人力資本投資力度,給予農村勞動力向上流動的機會,破除社會階層固化趨勢。另一方面,禁止地方政府以保護本地勞動力就業為由,出台限制外來人口就業的政策,打破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壁壘,保障勞動力資源充分流動,加快全國公平競爭的統一勞動力市場建設。此外,國家可將就業政策優先向農村大學生傾斜,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到基層就業,為其提供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四是高度重視教育培訓。加大政府對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為易受歧視群體增加培訓機會,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技能;採取多種措施鼓勵企業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這是防止勞動力市場“就業極化”現象加重的必要之舉。此外,勞動者也應增強接受教育培訓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五是提升維權意識,營造公平公正的就業氛圍。政府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加強思想意識教育,轉變社會固有偏見,縮小男女勞動者在職業發展、薪資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弘揚優秀女性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加強輿論宣傳,發揮殘疾人中典型模範的帶頭示範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善待殘疾人的氛圍。同時,求職者自身應提高維權意識,在政府引導下,主動參與反就業歧視相關宣傳活動,明確自身合法權利,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