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AI會比人類更懂宇宙嗎?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14:25:57


 

  吳家驥表示,具身智能和腦智能是兩種較有潛力的技術路線。具身智能是一種綜合的智能體,它能夠像人類一樣主動與現實或虛擬環境交互並從中學習,而非僅在預先準備好的數據中學習。具身智能將會具備更強的邏輯推理能力,降低AI不受控制地輸出人類不想要的內容的可能,更加精確地解釋和模擬現實世界。但是這種技術路線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虛實數據和計算資源,並且模型的訓練和測試速度較慢。

  腦智能是通過模擬人腦的神經網絡結構和功能,構建出來的數字版“人腦”。它可以讓大模型具備類似於人類的感知、認知和決策能力,但是這種技術路線需要解決很多複雜的生物學和神經科學問題,並且模型的構建和訓練也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目前還在探索之中。

  ·實現“AI理解宇宙”的目標尚面臨諸多困難

  “目前,計算機模擬技術是天文學家理解宇宙的重要途徑。然而,僅通過使用計算機模擬一個演變了130多億年的宇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有無數的變量需要考慮。同理,若想實現‘AI理解宇宙’這個目標,所需要的算力可能也會大到不可想象。”遠望智庫人工智能事業部部長、圖靈機器人首席戰略官譚茗洲指出。

  譚茗洲說,除了算力的困難外,如果過度依靠觀測數據或仿真數據訓練AI,也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出現偏差。與任何科學工具一樣,將AI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非常重要。

  在AI理解宇宙的過程中,必定離不開人類的參與。而在有人的地方,就必須確保AI的行為符合人類社會的道德、倫理和法律要求,以保障人類的基本權利和尊嚴。

  譚茗洲強調,我們有必要基於人類社會為AI理解宇宙制訂一套道德倫理準則和相應的法律、監管措施,確保AI的行為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原則。同時,也要研究面向新社會形態的隱私和數據保護技術,以及用於提高模型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釋性的技術。

  若AI能理解宇宙,又是否意味著它超越了人類?譚茗洲指出,如果AI能夠真正地理解宇宙,它可能確實會在諸如數據存儲、數據挖掘等方面超越人類,但也僅僅是這些方面。這是因為AI具備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的天然優勢,而在創造力、情感體驗、感知決策等方面,其與人類還存在較大差距。人類和AI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揮各自的優勢,最終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AI已在天文研究中大顯身手

  如今,天文學家正在利用多項技術來研究宇宙的奧秘,AI便是其中的一種。有觀點稱,AI和天文學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因為AI需要大量數據進行學習,而海量的天文觀測數據恰恰能滿足AI的“胃口”。

  AI大顯身手的天文學領域之一是尋找系外行星。利用觀測到的光變曲線庫,天文學家已經能夠開發出基於機器學習的模型,這些模型在尋找系外行星方面的能力可能會勝過人類。AI不僅可以發現系外行星,還可以拓展天文學家對系外行星的認識。

  基於龐大的訓練數據,AI還可以生成星系圖像。據瞭解,OpenAI已經開發出了一系列根據書面提示生成星系圖像的模型,這些模型的真實性之高往往讓許多優秀的天文學家都難辨真假。據稱,這些生成的星系圖像可以被用來模擬和預測宇宙演化,也可用於訓練那些分析處理星際數據的AI算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