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技術將這樣“賦能”實體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7-28 12:00:40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拓展5G應用規模,今年推動不少於3000家企業建設5G工廠,加快算力資源統籌和互聯互通……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出一系列舉措,加快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將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動製造業數字化普及,系統推進智能化升級,通過數字技術的“賦能”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在魯南中聯水泥有限公司,3條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正有條不紊生產。通過雲洲扁鵲生產智能化服務系統,技術人員可以遠程查看並實時控制水泥生產。“這套系統在關鍵設備及關鍵工藝上部署600餘個傳感器,采集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配合數字孿生仿真系統,可實現全流程精準控制。”魯南中聯水泥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智能化改造,水泥生產質量進一步提高,實現了節能減排。

  近年來,我國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推動數字技術在實體經濟領域的融合應用。今年以來,面對需求收縮等多重壓力,大量製造業企業通過數字化應用降本增效、積極應對。

  當前,智能、綠色生產的實踐正在各地展開。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智能工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其中,2500餘個達到了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2級以上水平,數字化轉型基本完成。這些示範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0.7%,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4.8%,產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27.4%。

  在汽車、工程機械等裝備製造業,協同設計、遠程運維等模式加快推進;在家電、服裝等消費品行業,通過大規模定制、用戶直連製造、共享製造等,不斷挖掘體驗價值;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行業,跨工序質量管控等模式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和節能降耗……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說,數字技術加速向工業生產製造各環節各領域推廣,智能製造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斷湧現。

  重慶推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明確到2027年重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進入數字化普及階段;《上海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實現40萬家中小企業上雲上平台……各地圍繞拓寬數字化應用推出一系列舉措。

  當前,“數實融合”正迎來更多“政策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