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鋒:美方微調對華政策 中美需深化溝通
http://www.CRNTT.com   2023-07-26 00:38:34


“布林肯訪華後的中美關係”研討會線上舉行(線上截圖)
 
  這一波密集的對話會對未來的中美關係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朱鋒表示,中美雙方接觸、談起來總是比不接觸、不談要好,即便是形式上的溝通,在雙邊關係如此緊張尖銳的今天也顯得尤為重要,還有助於客觀準確地理解各自意圖和政策,減少誤判。雖然這一輪中美高層的密集對話更多是戰術性的,而不是戰略性的,中美關係的未來的調整依然有限,但中美的對話和接觸仍是中美關係保持穩定不可或缺的外交資源,它能給中美關係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能讓彼此都能聽聽對方的聲音,更好地瞭解雙方的政治意圖,減少誤判和誤解;二是緩和雙方高度對立的社會政治情緒,尤其是今天的美國國內政治社會環境高度撕裂,根本不存在所謂可以有實質性調節的任何國內政治空間和觀念認知空間;三是有助於推動雙方社會層面的人文交流正常化,包括雙方的留學交往、學術交流、媒體的互派和航班的恢復等等。2019年年底之前,跨太平洋兩岸的互動達8817萬人,而今天衹有幾萬人,原來在中國的美國留學生,2019年之前是將近38000人,而現在衹有330人。

  中美關係能否有實質性的改善呢?朱鋒強調,沒有五到十年,中美關係不可能有實質性的調整和改善。但是另外一方面,即使中美關係沒有實質性的改善,那中美關係應如何有效地化解風險,及時止損,避免陣營型對抗,或者避免中美關係在外交和軍事關係問題上出現全面垮塌呢?這恰恰是未來五到十年,中美雙方需要長期孜孜不倦去做的基本工作。至於中美關係為什麼要止損,為什麼要維持基本穩定,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現在面臨的巨大的壓力就是來自於現在美國的中國政策的變化,比如在華高科技投資的轉移、對華出口的降低、對中國高科技行業的打壓等等。基辛格訪華也好,布林肯、耶倫訪華也好,這些對話就是為了能夠不斷擴大中美之間積極的清單,不斷減少雙方消極的安全衝突和利益對抗。中美未來交往溝通的形式、層級、內容到底能深化到什麼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今天白宮的政策團隊能否能意識並改掉自己“說一套做一套”的非理性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