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23年年中中國元首外交回眸
http://www.CRNTT.com   2023-07-24 10:00:16


 
  重情尚義、立己達人的中國之義,為中國贏得了世界的敬意。

  捷克前總統澤曼卸任前,習近平主席專門同這位老朋友舉行視頻會晤,回憶往昔交往,展望中捷關係未來;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來北京查體休養,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親切會見,“這裡就是你們的家,歡迎你們回家”,溫暖的話語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訪華期間恰逢70歲生日,習近平主席同他共進晚餐,熱情洋溢的陝北說書、熱氣騰騰的陝西壽面承載著濃濃的中國情誼。無論是現代化建設中的寶貴幫助,還是新冠疫情期間的傾力支援,無論是為巴勒斯坦朋友仗義執言、主持公道,還是堅定支持非洲成為世界政治、經濟、文明發展的重要一極……這樣的中國之義被外國領導人頻頻提起,也被各國人民深深牢記。

  求同存異、和合共生的中國之道,讓世界在中國身上看到了人類新未來。

  這樣的中國之道,體現在懇切的話語里——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會談,習近平主席講起“異”與“同”的辯證法:“中菲雖然國情不同、體制各異,但在追求發展的道路上目標相似、路徑相通,合作潛力巨大。”這樣的中國之道,見之於禮賓的安排中——在習近平主席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會場中央,擺放著寓意“和”“合”的荷花盆景,而“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正是中美兩國的正確相處之道。

  這樣的中國之道是對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守、對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的呵護。“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歷來反對窮兵黷武、恃強凌弱、國強必霸。”“中國式現代化不走殖民掠奪的老路,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走的是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無論是促成沙伊復交、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還是致力於有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之道;無論是共建“一帶一路”、落實“三大倡議”,還是共同繪就百花齊放的人類社會現代化新圖景,中國積極踐行“和合之道”、匯聚“和合之力”,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要有“外交哲學”,而不是僅僅把外交當成“行政事務”。有學者將中西外交哲學進行比較,認為中國是以多元一體的整體意識看待世界的,中國的外交哲學是“合作主體哲學”,而西方則習慣以二元對立的思維劃分世界,其外交哲學是“衝突主體哲學”。哪一種外交哲學最能體現時代精神、回答世界之問,哪一種外交哲學最是人心所向、大道所歸,各國各方人士以走向中國的腳步作出了選擇。

  面對“強起來”的中國,國際社會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的和平崛起之後是什麼?”如果能耐心靜心地讀一讀這些關於友誼與合作的中國故事,如果能客觀理性地看一看這些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國方案、中國行動,便會更加確信,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路上的新時代中國,所走的是一條和平發展的大國崛起新路,所致力開辟的是一個命運與共、美美與共的人類新未來。

  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引用了北宋文學家蘇軾《思治論》中的一句話:“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為了明天更美好,向著人類新未來,中國將繼續與世界攜手同行,克難致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