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的突出位置
http://www.CRNTT.com   2023-07-24 09:05:14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也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近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生態興則文明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成就舉世矚目。數據顯示,10年來,全國累計造林10.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13.14億畝,穩居世界第一;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穩居世界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68.5%下降到了56%;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6.5%,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升至87.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一個個數據折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見證美麗中國建設邁出的重大步伐。今天,我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成就振奮人心,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叠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圍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部署。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衹有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才能在一步一個腳印中把宏偉藍圖變為現實。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係,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面向未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級要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在“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等方面狠抓落實,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這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提出“要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增強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的意識,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定能匯聚美麗中國建設的強大力量。讓我們行動起來!

  來源:人民網  作者:沈若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