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俄烏循環報復將加重兩國衝突
http://www.CRNTT.com   2023-07-23 10:45:52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網評:俄烏循環報復將增加兩國衝突進一步失控的風險

  來源:大公報 作者:周德武

  7月17日克里米亞大橋第二次被炸,俄羅斯的報復果然如期而至。俄方對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薩的轟炸持續了三天,整個城市的夜晚成了煙火的海洋。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大量的民用基礎設施遭到惡意破壞。北溪管道被炸成為轟動一時的國際事件,儘管有美國調查記者赫什出來爆料,人們仍將信將疑,迄今沒有一個國家或組織出來承認是他們所為,美國官方更是試圖撇清與爆炸案的關聯。歐洲方面的初步調查結果指向“烏克蘭軍人偽造身份,潛入波蘭,租用船只,成功實現了此次爆破”。

  6月7日,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大壩和水力發電廠遭到破壞,洪水從決口處傾瀉而下,數百萬公頃的土地淪為澤國,數萬人無家可歸,釀成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互相指責,烏方稱這是俄方製造的“俄版花園口事件”,但俄方的損失一點也不比烏方小,而且大壩被炸直接威脅到克里米亞的淡水供應,而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俄方製造這起慘案似乎也不太符合邏輯。另一種解釋是,卡霍夫卡大壩去年遭到烏克蘭轟炸之後,由於缺乏必要的維護而自然潰壩。

  炸橋、炸壩、炸管道這些事,在戰爭狀態下做了也就做了,一般都會低調一點,畢竟國際法對摧毀民用基礎設施這件事,還是有相關條約加以約束,但這一次烏克蘭卻一反常態地高調宣布,多少令人意外。事出反常必有妖,至少在一些人看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有意借炸橋事件,升高戰爭的烈度,進一步拖北約下場直接參戰。澤連斯基早就說過,“我們是為西方作戰,你們還在猶豫什麼。”在北約遲遲不向烏克蘭發出邀請這件事上,澤連斯基頗有怨言;在援助烏克蘭先進武器方面,對西方“擠牙膏”式的供武也十分不爽。如果因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讓北約國家被迫捅破這層窗戶紙,澤連斯基求之不得。從這個意義上說,過去是美國為首的北約綁架烏克蘭,而現在倒有點烏克蘭綁架北約的意味了。

  戰爭是個燒錢的機器,雖說美國需要烏克蘭這個炮灰,但是美國完全不算經濟賬也是不可能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就給烏克蘭算了一筆賬,援烏一架F16戰鬥機就需要至少兩億美元,而支持10架F16,就需要20億美元以上,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俄羅斯至少擁有數百架第四代和第五代戰機,要形成足夠與俄羅斯抗衡的空中力量,這得需要多少架飛機?所以,米利一直對烏克蘭的反攻前景並不看好,早就督促烏克蘭見好就收,早日回到談判桌。作為美軍中的鴿派在當前形勢下並不怎麼受人待見。米利即將於10月辭任退休,他的話也只能聽聽而已,未來在援烏戰鬥機問題上會出現怎樣的博弈情形,只能靠時間去檢驗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