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AI產業鏈、創新鏈如何融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7-21 08:13:29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2023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堅持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突顯了廣州力推實體經濟和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信心和決心。隨著“製造業立市”的提出,廣州著力推動“3+5+X”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其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鏈和創新鏈高質量融合發展,不僅能有效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緊密結合,從源頭增強廣州人工智能產業鏈韌性,還能全面激發產業創新活力,驅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對構築廣州先進製造業的戰略引領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深挖與推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賦能製造業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

  目前,廣州人工智能企業集聚態勢初步呈現,在語言識別、圖像識別、無人機、智能家居等領域產業技術水平國內領先。2022年前7個月,全市已推動雲從科技、信邦智能等5家人工智能企業上市,推動合作銀行為590家人工智能領域的製造業企業提供超28億元信貸支持。已建成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等一批創新平台,擁有6個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在製造業領域形成了較強的創新資源集聚力與創新策源力。

  廣州應通過人工智能繼續賦能製造業企業,推動其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一是提升傳統企業數智思維與意識,強化數據要素對傳統企業賦能作用。要充分認識到數據要素價值,重視數據資產,釋放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價值,從而在需求端拓寬人工智能應用範圍。二是深入挖掘更多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傳統製造業深度結合。通過引導與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廣州傳統製造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幫助傳統企業建成一套系統、務實的人工智能應用環境。三是加快建立規範統一的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標準。針對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專業性強、多樣化程度高、定制化要求高等推廣應用難題,加快頂層建設和推廣標杆性應用場景及示範應用。

  鼓勵搭建傳統製造業數字化交流平台,推動共建互聯互通生態圈

  廣州在先行先試加速傳統製造業數字化發展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一方面,廣州實體經濟基礎扎實、產業體系完備,除涉及采礦的6個行業大類外,其餘35個行業大類均有企業布局。另一方面,廣州數字技術在實體經濟應用範圍廣、成熟度高,推進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1年10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雲上平台率”達44%,87%的製造業企業擁有智能化設備,70多個企業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發展工程、試點示範等。

  廣州應繼續加大數產融合步伐,推動共建人工智能和傳統製造業共生平台。一是優化數據治理體系,推動行業間數據流通。以數據交易平台建設為契機,深入探索構建高效、有序的數據流通模式與可執行度高的數據監管條例。二是以場景化應用需求為牽引,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與傳統產業抱團發展。通過推動產業間融合聚合,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化進程。三是拓展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合作對接渠道,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場景開放。通過支持舉辦高水平人工智能場景活動等方式,形成產業協同發展共識,進而促進場景創新加速應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