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突出防範重點 精準應對汛情
http://www.CRNTT.com   2023-07-19 18:38:30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當前,我國正式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多地進入主汛期。入汛以來,我國經歷了18次強降雨過程,21個省份27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多雨區主要集中在東北中部、西北東部、華北西南部、黃淮西部、江淮東部及湖北西北部。

  據預測,“七下八上”期間,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區域性洪水、乾旱、高溫熱浪偏重。如何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庫出險和城市內澇等災害防範工作?如何補上短板?記者進行了採訪。

  搶早搶小,應對中小河流洪水

  4小時,雨水從四面山坡匯流,綦江水位陡漲,7月初,“綦江2023年第1號洪水”形成。“中小河流洪水形成速度快,考驗不小。”重慶市綦江區水文與水旱災害防禦中心主任杜娜說。

  預報預警跑在前,為防汛贏得主動權。“提前接到氣象預報和漲水風險提示後,我們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傳遞到70個村。監測預警責任人和轉移安置責任人及時到崗,排查風險隱患,提前預備搶險物資。”杜娜介紹。

  重慶山勢崎嶇,水系發達,中小河流是防汛重點。今年,重慶明確了104條山區河道的防汛抗洪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責任人、主管部門責任人、鄉級和村級河長責任人、巡查管護責任人等“四個責任人”,全力確保防洪安全。

  中小河流,點多面廣,洪水如何防?“我國中小河流約有1萬條,這些河流面積小,匯流快,洪澇災害突發性強。同時防洪標準低,預報預警體系欠缺,諸多因素叠加,使得中小河流成為發生洪澇災害的高風險區域。”鄭州大學水利與交通學院教授左其亭介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