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去風險”背後是美國霸權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23-07-19 07:53:14


 
  美國視中國為威脅,是在以己度人,拿“國強必霸”的模板硬套在中國身上,犯了戰略認知的錯誤。冷戰結束後,美國獨霸全球,開啟了恃強凌弱、巧取豪奪的“霸權霸凌霸道”模式。憑借在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優勢,美國四處煽風點火,策動戰爭製造對抗,武力推翻他國政權;奉行“美國例外”,無視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嚴重破壞國際秩序;操縱國際金融體系,收割全球財富;蠻橫實施長臂管轄,到處挑起貿易爭端;操弄國際輿論,強行輸出美式價值觀。對照美國所作所為,也就不難理解美國為何會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帶有明顯意識形態、地緣政治色彩的馬歇爾計劃相提並論,會抹黑中國電信企業給各國帶來“國家安全風險”……美國臆想的所謂“風險”,正是自身劣跡的投射,這些“有罪推定”件件在美國自己身上有跡可循。然而,美國誤判了中國的發展目標。中國的目標光明正大,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而不是去挑戰或取代誰。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道路,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危機,是合作不是對抗,是穩定不是動蕩,是保險不是風險。

  視中國為“風險”,源於自身競爭力下降,對霸權終結的恐慌。美國長期沉醉於“歷史終結”,執迷於“一超獨霸”,渾然不知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刊登分析師馬爾萬·比沙拉的文章指出,在過去20年里,美國的政治和經濟衰落對其全球影響力和威信造成了損害,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正在崩潰的跡象已變得日益明顯。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勇敢對霸權行徑說不,越來越多國家討論“去美元化”,在美國的壓力下拒絕“選邊站隊”,對美國兜售的“普世價值”不再買賬,甚至不少美國盟友都不再盲從美國的意志。與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一樣,中國主張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讓美國恐慌的是,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這種力量在不斷壯大,霸道規則和霸權秩序將再也行不通,美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日子也將不復存在。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前副主席格雷厄姆·富勒撰文指出,美國一直沉迷於維持“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為了孤注一擲地證明仍然能夠對世界發號施令,便不惜一切阻止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心魔不除,必遭反噬。對華“去風險”去不了美國的心魔,緩解不了美國的霸權焦慮。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所說,這個世界不需要任何霸權,美國應該放棄“領導世界”的念想。奉勸美國,從黑屋子里走出來見見陽光,睜眼看清世界大勢,放下唯我獨尊的執念,放棄對華遏制打壓,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心態,投身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這才是真正的降低風險、走向繁榮之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