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信修睦 親仁善鄰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1:01:01


 
  “仁”界定了我們注重仁愛真誠,關注共同命運的積極交往方式。《孟子·離婁下》曾稱“仁者,愛人”。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戰略要求中也展現出“仁”這一傳統文化內涵。2016年在秘魯國會發表演講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人“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旨在說明中國一貫主張各國共同努力,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共享繁榮、共迎挑戰,守護共同命運。

  “鄰”明確了國家間交往的關鍵方向,要與鄰國親近,更要團結道義上相近、相通的國家。《論語·裡仁》有言“德不孤,必有鄰”;朱子《論語集注》也說“鄰,猶親也”。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親誠惠容的重要理念,要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也要從周邊命運共同體、發展中國家命運共同體逐步穩健推進開來。

  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按下“加速鍵”、吹響“集結號”的今天,我國與國際社會交往中更加真誠地體現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並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賡續歷史文脈,踐行“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戰略引領下,在新征程上繼續譜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代華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