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全球供應鏈更須“去政治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4:59:50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網評:“去風險化”暗藏風險,全球供應鏈更須“去政治化”

  來源:中國網 作者:樂水

  近來,“去風險”(De-risk)逐漸取代“脫鈎”成為美歐對華政策的高頻詞。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公開表示,中國與歐洲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的,對華“脫鈎”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歐洲應當關注的是“去風險”。隨後,七國集團(G7)在廣島峰會上發布公報指出,要對中國“去風險,而不是脫鈎”。與此同時,美國高級官員也在不同場合作出類似表態。上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來華訪問時稱,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而是要“去風險”,即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在短短四個月時間里,美歐國家集體“修正”了對華政策的表述,這並非偶然,其背後折射出西方在對中國採取一系列遏制封鎖政策之後,終於認識到“脫鈎”是不可能的。西方國家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中國供應鏈的方案,於是,不得不軟化之前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儘管從語氣上看,“去風險”比“脫鈎”要溫和一些,但是仍然沒有改變“去中國化”的本質。“風險”一詞本身就包含了對與中國合作的消極態度,是將政治淩駕於市場之上的另一種表現。“去風險”對於全球供應鏈構成的隱患同樣不可小覷。

  馮德萊恩聲稱,歐盟最關注的是經濟領域的“去風險”,歐盟須在健康、數字和清潔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不受單一供應來源的幹擾。類似的,美國所謂的對華“去風險”也集中在供應鏈和技術領域。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接受採訪時稱,美國應確保供應鏈和關鍵產品不依賴於任何國家。無疑,美歐官員的上述言論均劍指中國,其目的在於確保西方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優勢地位,但正如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評論所言,減少與中國的貿易風險本身就會製造很多風險。當今世界正面臨經濟復甦乏力的巨大挑戰,如何避免全球經濟墜入下行通道是擺在很多國家面前的首要題。今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吉耶娃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曾表示,今後幾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仍是中國。如果西方將與中國的合作視為“風險”而不是機遇,只會阻礙世界經濟的復甦,加劇世界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