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時評:“去風險”難掩遏華本質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09:39:42


 
  此外,在所謂“印太地區”力推“印太經濟框架”和“芯片四方聯盟”;在大西洋地區強化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機制;在美洲地區發起“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係”……在這些“小圈子”中,美國塞進了諸多排他條款,頻頻炒作所謂中國“經濟脅迫”,綁架誘拉盟友組建“供應鏈聯盟”,打造把中國排除在外的“平行體系”,美國與中國的“脫鈎”或“選擇性脫鈎”步伐實際上正在加快。

  不管措辭怎麼變,美國以冷戰思維看待美中關係的做法沒有變,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的取向沒有變,圍堵打壓遏制中國的目標更沒有變。美國為了維護自身霸權,違背各國意願推進“陣營化”,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給世界繁榮穩定構成真正的風險。

  實際上,美國“去風險”的戰略忽悠已經引起廣泛警覺。在美國工作的英國籍學者尼亞爾·弗格森撰文說,歐洲人對美版“去風險”提出質疑,原因有三:一是他們將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視為拜登版“美國優先”;二是他們意識到沙利文的“高墻”也會使歐洲無法參與人工智能競賽;三是他們擔心美國技術上遏制中國的政策將產生意料之外的後果。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警告說:“美國的技術基礎與中國密不可分地連入一個覆蓋全球的技術網絡,如果隨意切斷並重組這一網絡,後果將是可怕和危險的。”

  報告作者喬恩·貝特曼認為,如果切斷與中國的技術聯繫,將傷及美國自身:一是蘋果等美國企業不可能在中國之外以類似成本復制供應鏈,“脫鈎”將對美國重要科技公司帶來極大傷害;二是美國在部分領域需要中國的科技產品和原材料,“脫鈎”將給美國應用相關技術、製造相關產品造成巨大困難;三是“脫鈎”將阻礙兩國科技人才交流,對美國科研、教育等領域帶來巨大挑戰。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9日總結訪華之行時說,聽到了中方認為“去風險”相當於“脫鈎”的關切,並表示解決相關問題非常重要。在與美國打交道的過程中,中國向來聽其言觀其行,希望美國是真聽懂了中方的意思,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鈎”,從根本上糾正其對華錯誤認知,改變其錯誤對華政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