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國穩步推進綠氫規模化應用與產業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7-15 17:27:03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人民網報導,當前,在“雙碳”背景下,在國家政策以及相關技術的支撐下,我國綠氫“制、儲、運、加、用”等產業鏈穩步發展,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今年6月底以來,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成功產氫,生產的綠氫通過管道運輸到塔河煉化,替代現有天然氣化石能源制氫,實現了萬噸級綠氫煉化項目全產業鏈貫通;三峽集團內蒙古納日鬆光伏制氫產業示範項目成功產氫,項目年產氫氣約1萬噸,主要應用於化工和交通領域;華電青海德令哈100萬千瓦光氫儲項目投產,年可發綠電22億度,制氫規模600標準立方米/時;國家能源集團寧東可再生氫碳減排示範項目50萬千瓦光伏項目已全容量並網,產生的氫氣將用於化工、交通等多場景……

  所謂綠氫,是指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制取的氫能,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其產業鏈上游連接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下游應用在化工、冶金、交通等產業,對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綠色轉型有著重要作用。

  例如,在冶金領域,氫還原目前是鋼鐵行業替代碳還原比較可行的途徑,氫冶金技術也已具備理論技術支撐和實踐應用條件,對高爐富氫循環、氫基熔融還原和氫基直接還原等路線,鞍鋼、寶武、河鋼等鋼鐵企業都已經進行了實踐,並取得了積極進展。

  在電力領域,去年,國家電投所屬荊門綠動能源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在重型燃機商業機組上實現了30%摻氫燃燒改造和運行,使燃機具備了純天然氣和天然氣摻氫兩種運行模式的兼容能力,也使其具備了0%至30%摻氫運行的靈活性。據測算,一台54兆瓦的燃機在摻氫30%的情況下,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萬噸以上。

  此前,國家能源局印發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攻關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綠氫制儲運用技術,推動儲能、氫能規模化應用。《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已初步掌握氫能制備、儲運、加氫、燃料電池和系統集成等主要技術和生產工藝,形成了交通、工業、能源、建設等領域積極拓展的多元化應用格局。但目前我國氫能特別是“綠氫”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面臨著生產成本、技術創新、設施建設和儲存運輸等方面的難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