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花園式工廠為何被叫停
http://www.CRNTT.com   2023-07-12 08:03:38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新修訂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以下簡稱《控制指標》)。其中明確提出,工業項目用地一般不得安排非安全生產必需的綠地,嚴禁建設脫離工業生產需要的花園式工廠。
  
  讓工廠成為花園?這個想法聽上去確實讓人心曠神怡。正因此,花園式工廠曾被一些地方當成現代化工廠的代名詞,一路高歌猛進。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工業園區,更是空曠得很,大片綠地、漂亮景觀,完全不是原來“傻大粗黑”的工廠形象。
  
  但這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建設用地迅速增加。第三次國土資源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建設用地高達6.13億畝,較2009年第二次國土資源調查時增加1.28億畝,增幅高達26.5%。數量增加的同時,工業用地的利用方式也相對粗放,存在明顯的規模不經濟現象。
  
  此外,在城鎮建設用地供應中,工業用地占較大比重,在總體建設用地有限的情況下,住宅用地占比相對較低,成為導致住宅價格上漲的一個原因。有關數據顯示,紐約和東京工業用地比重都在5%至6%之間,而北京和上海則分別高達18%和25%。紐約和東京住宅用地比重分別高達42%和87%,北京和上海則衹有29%和36%。
  
  要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在宏觀政策引導和增加稅收驅動下,各地競相發展工業,我國由此成為全球第一的製造業大國,工業和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0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時至今日,我們仍處於工業化發展的關鍵階段,但資源和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必須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在此前推出提高用地效益諸多政策基礎上,2022年12月,自然資源部發布《關於完善工業用地供應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提出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明晰工業用地用途轉換負面清單,以規範工業用地利用和總量穩定,避免出現無序擴張。
  
  同時,此次《控制指標》重點對工業項目31個行業用地涉及的“容積率”“建築系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等關鍵性指標進行修訂,引導各地推行多層廠房等節地技術,提高土地復合利用程度。
  
  此外,《控制指標》設定“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土地產出率”“土地稅收”等指標,分別提出指標推薦值。比如,多數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強度不宜低於1700萬元/公頃,中西部地區則不宜低於500萬元/公頃。鼓勵地方探索調整指標標準,努力提高工業項目建設用地的投入產出水平。
  
  不過,也要注意因地制宜。有些西部地區工業用地大多來自於荒灘、荒地,在保證節約集約用地的前提下,也可鼓勵企業改善環境。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曉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