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畢馬威報告:新計算時代需“普慧”算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7-09 12:17:59


 

  畢馬威中國數字化賦能主管合夥人張慶傑在解讀報告時表示,算力供給增速明顯難以滿足指數式爆發的需求,儲備算力成為各行各業的必要舉動。在實際商業環境中,大部分企業選擇根據業務場景、數據類型、支出成本選擇合適的計算架構,如何就新型計算架構的技術路線、標準體系達成行業共識成為必答題。

  ·未來算力發展向何處去:3A基礎資源+3S智能

  針對現實挑戰,報告認為,未來算力發展趨勢將具備兩大特徵:“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和“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動力”。因此,算力將在兩個關鍵維度上加速發展:普適(Inclusive)與智慧(Intelligent),即“普慧”。

  “普適”意味著算力將成為人人可得(Affordable)、人人可用(Available)、人人適用(Adaptable)的“3A”型基礎資源,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智慧”意味著算力將具備自適應(Self-adapting)、自學習(Self-learning)、自進化(Self-evolving)為代表的“3S”智能,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廣泛應用、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更高階段的必然要求。

  張慶傑表示,普慧算力意味著,算力要成為像電力一樣的公共資源,本質上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讓算力更好用。

  報告指出,算力設施、算力應用、算力服務是普慧算力三大關鍵要素。其中,算力服務代表著算力的提供方式,算力應用實現了算力的軟件定義,算力設施是基礎中的基礎。

  報告以上述三要素為一級指標,並進一步細分成13項二級指標,首次搭建了普慧算力行業評估框架,將各行業的算力需求潛力分為四類,分別是以ICT和製造業為代表的“普慧雙驅型”,以汽車行業為代表的“智慧拉動型”,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普適促進型”,以及以醫療和教育產業為代表的“發展醞釀型”。

  其中,製造行將成為“普慧”算力最大的潛在市場;汽車有望成為下一代移動智能計算終端,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趨勢要求算力實現智能升級;金融行業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質,“場景+金融”要求接入廣泛且靈活的安全算力;至於醫療和教育的算力需求,當前還在醞釀階段,當“普慧”算力降本後有望迎來爆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