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溫州甌海戲曲文化節 在家門口感受非遺魅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6-28 14:53:10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箍桶哦——”一聲越劇念白,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目光。“日出東方一點紅,裡面走出我張呀麼張箍啊桶啊。阿囡唉——”“唉——忽聽阿爹連聲叫,屋裡廂走出我九斤佬。阿爹儂,今朝生意好勿好,銅鈿賺了有多少?”35名4—8歲孩子組成的演出隊,以合唱接唱的形式將越劇傳統劇目《九斤姑娘·十只桶》表演得惟妙惟肖。6月21日晚,“戲聚甌海消夏演唱會”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景山龍舟公園舉辦。活動現場座無虛席,並通過央視頻直播,吸引了18.7萬人次線上觀看。“戲聚甌海消夏演唱會”以戲曲文化普及為主題,由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李偉建擔任嘉賓主持,演出了越劇、布袋戲、提線木偶、昆曲、錫劇、婺劇等多個劇種的經典劇目選段。舞台上,除季靈萃等曲藝名家和專業演員外,不乏小朋友的身影。

  “這場群眾戲曲文化活動,希望在炎炎夏日給觀眾帶去‘三美’,一是相互映襯之美。恰逢端午節,龍舟剛健、戲曲柔婉,對應的是中華文化剛柔並濟的傳統。二是尋根問源之美。百戲之祖是南戲,南戲故里是溫州,當地人愛看戲、愛唱戲的傳統延續900多年。三是少兒勃發之美。近年來,溫州戲曲院團、學校和文化部門致力於培育優秀少兒戲曲人才,此次晚會也突出了兒童特色。”越劇演員、甌海區景山婉韵文化驛站負責人潘婉婉說。

  “戲聚甌海消夏演唱會”也拉開了“走來甌海‘戲’ 景山婉韵戲曲文化節”的序幕。“戲”在當地方言中讀平聲,意思是“玩”。6月21—23日,龍舟公園沉浸在濃厚的戲曲氛圍中,悠揚的唱腔唱段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欣賞。現場不僅有精彩的戲曲快閃、有趣的場景互動、豐富的文創市集,更有不少專業越劇演員帶小遊客畫臉譜、學唱腔、練步法,與孩子們共度文化味濃鬱的端午假期。

  本次戲曲文化節以“卿本戲中人”為主題,主打游園會新玩法,通過“知戲”“賞戲”“探戲”“玩戲”“入戲”5個環節,帶遊客沉浸式體驗戲曲文化。進入公園,遊客將領到一張游園券,在“知戲”站點從10個戲曲問答題中抽取一個,回答正確即可獲得印章一枚。每個站點打卡成功,就有機會自己畫一個戲曲臉譜。在“賞戲”站點,演員以快閃形式表演越劇《送鳳冠》等傳統劇目,觀眾欣賞完一折演出後,可以體驗穿戲服,並完成打卡。“探戲”站點位於龍舟公園巨型龍舟模型旁,展出越劇演出所用的盔頭、戲服、道具、樂器等,讓觀眾全方位瞭解傳統戲曲的台前幕後。“玩戲”“入戲”等站點也設計了頗具匠心的新玩法。

  溫州市實驗小學學生家長季正超在微信群看到信息後,帶著一年級的兒子來到活動現場。“班裡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來了。我們小時候聽戲是常事,也希望孩子從小得到傳統文化熏陶,培養戲曲愛好。”季正超說。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隨處可見帶著孩子前來體驗戲曲文化的家長,大家爭搶著與戲曲演員合影留念,仔細閱讀講解牌上的戲曲文化知識,收穫滿滿。

  戲曲文化節現場還設置了15個“非遺市集”攤位,展出木雕、剪紙、甌塑、甌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攤主之一的王施是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他家的施氏甌綉歷經四代傳承百餘年,母親施成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甌綉代表性傳承人,也是他的師父。“在沒有機織的年代,甌綉是用來做戲服的,和越劇密不可分。此次我帶來了書簽、扇面等工藝品,希望給遊客尤其是小朋友創造接觸傳統非遺的機會。”王施說。

  除了利用文化節傳播戲曲文化,龍舟公園所在的甌海區景山街道已經建立戲曲普及常態化機制。街道黨工委書記鄭奇灝介紹:“從去年開始,我們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創建,致力於基層文化建設,聯合社會力量打造文化驛站創新品牌,在龍舟公園內成立甌海景山婉韵文化驛站。驛站以越劇為特色,設有角色體驗、風采展示、核心分享、觀眾交流、品牌展示、書刊閱覽等功能區域,每周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已成為市民家門口的文化客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