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鞏固文化主體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6-28 14:54:15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鮮明提出“文化主體性”的重大論斷,深刻闡釋、高度總結了“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有了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的堅定與自覺。依靠文化主體性,中國人民意氣風發,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信心百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兩個結合”鞏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每一種文明都扎根於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衹有深刻理解氣韵獨特的文化傳承,才能讀懂中華文明的與眾不同;衹有準確把握獨一無二的歷史軌跡,才能理解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

  中華文明的主體性植根於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

  2022年5月27日,在聚焦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縱論古今,強調“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

  因為不同,所以無從復制,所以獨樹一幟。從橫平竪直的漢字中、從孔孟老莊的思想中、從經史子集的典範中……我們不斷領悟到,中華民族是有獨特品格的民族,中華文明是自有體系的文明。

  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道路,注定了中國的問題產生於中國的土壤,只能由中國人解決,衹有中國人能解決。

  “兩個結合”鞏固了有著深厚根基的文化主體性——

  中華文化傳承至今,如何繼續發揚光大?如何鞏固其主體性?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予以生動論述:

  “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於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於兩個結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

  思考深邃,真理昭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兩個結合”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

  新時代的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這一主體性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在中國大地上建立起來的,是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正是通過“兩個結合”建立起來的。

  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

  “我們要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充分挖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3月15日,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提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文明主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以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以對文化的精神特質和歷史傳承的正確把握,以對文化復興和文明進步的不懈追求,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在堅持“兩個結合”中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是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