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山西沁水:奏響綠色崛起新樂章
http://www.CRNTT.com   2023-06-24 14:16:59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據山西日報報道,“清粼粼的水來,藍格瑩瑩的天……”這首傳唱已久的歌曲,節選自歌劇《小二黑結婚》,它讓我們記住了趙樹理家鄉沁水的秀麗風光。時光荏苒,歌聲依然曼妙,時代賦予它更多新意。

  近年來,沁水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夯實生態家底,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不斷蹚出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最近一輪的全省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中,排名45個限制開發重點生態功能縣榜首,生態環保指標和經濟發展指標同時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榮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獲評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入選“中國綠色發展百強縣”,用實踐唱響了一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之歌。

  千年古縣力繪全新“匡廬圖”

  夏日的沁水縣城,青山如黛,碧水潺潺,滿城綠意盎然,儼然一幅動人的城市山水畫卷。

  如畫般的景致不止在城市。放眼整個沁水縣域,太行、太岳、中條三山交銜,270萬畝的密林盡染山川;一條沁河從東北部向東南部奔流而去,蜿蜒幾十公裡的水面閃耀大地。北部的青龍湖波光瀲灩,候鳥翩飛;南部的歷山舜王坪綠茵如毯、百花爭芬。東部的“太行一號風光帶”和西部的“百裡畫廊景觀帶”兩條生態廊道上,南陽、下沃泉、樊村等秀美鄉村星羅棋布,太行洪穀、大尖山、鹿台山等森林公園如翡翠般鑲嵌串聯……在這個相傳誕生過北派山水畫開山之作《匡廬圖》的“千年古縣”裡,一幅更大、更新、更美的山水圖景盡情鋪展。

  “10年前,整個縣城只有一座公園。而現在,我們形成了4個大型公園、16座主題游園組成的山水園林體系。”沁水縣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副主任馮亮向記者介紹,“眼下,我們新一輪的生態綠化品質提升工程即將完工,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7座口袋公園推進建設,正全力向‘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邁進衝刺。”<nextpage>

  堅持“生態立縣”不動搖,沁水縣強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舉全縣之力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整體性工程。近三年來,每年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年均義務植樹150餘萬株,累計造林面積666餘公頃,完成村莊綠化130餘個,通道綠化200餘公裡;年均完成草原生態修複400公頃、草原改良400公頃;“五水”同治發力,全縣所有河道實現清水複流,沁河三個斷面地表水環境質量全部達標,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等指標達標率穩定在100%。

  “鐵腕”治理大氣污染,全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連年保持在320天以上,跨入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區行列,領跑全省第一方陣;太行洪穀國家森林公園獲授“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全國僅4處,山西唯一;高標准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全縣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100%,106個村達到人居環境三星級以上標准;依山就水築園,綠隨人走置景,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16.4平方米。“一城山水半城園、三季有花四季綠”的藍圖已然變成現實。

  “中國綠色環保百強縣”“中國生態魅力縣”“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文明城市”……“如畫沁水”正不斷刷新顔值,將美麗家園建設推向新的高度。

  煤田腹地勇答低碳“高分卷”<nextpage>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25.0%,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4.9%,煤炭實物消費量下降77.64%……這是2022年沁水縣工業能源消費的成績單。與此對應的是,全縣原煤產量增長4.6%,煤層氣產量增長8.8%,新能源發電量增長22.6%。

  居於沁水煤田腹地的沁水縣,全縣含煤面積占到國土總面積90.5%,年產原煤4000多萬噸。但這樣一個煤炭大縣,卻不斷交出低碳“高分卷”。

  滿眼綠樹芳草,陣陣鳥語花香。這裡不是公園,而是一座煤礦的礦區。“我們寺河煤礦早就是國家級綠色礦山,但‘綠’的可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煤礦宣傳部負責人李學志興致勃勃地帶領記者參觀并介紹。

  指揮中心屏幕前,分明看見“黑金”滾滾,而在礦區裡卻難見分毫。“從采到運全程封閉式、智能化,既避免了資源浪費又杜絕了環境污染。”李學志興奮地說,“更重要的是,作為我國首座高瓦斯千萬噸礦井,我們變廢為寶,持續提升瓦斯治理和利用水平,取暖供電、自用外輸,每年光瓦斯發電量就超過9億千瓦時。”

  挖煤不見煤,產煤不用煤。寺河煤礦的綠色發展成效是沁水縣強力推動產業生態化的縮影。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該縣全力聚焦煤炭產業提質增效,累計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礦山5座,化解煤炭過剩產能415.6萬噸,釋放先進產能240萬噸,建成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7處;充分發揮煤層氣、風力、水力、光伏等綠色資源優勢,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254兆瓦,年發電量超過26億度,幾乎達到了全縣的年總用電量;全面推進“雙控”和能效對標活動,全縣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74.7%;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全面推進“氣化沁水”戰略,全縣居民用氣覆蓋率達到94%。

  傾心培育綠色低碳現代產業體系。沁水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淘汰落後產能項目,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整改無望的“散亂污”企業全部取締。依托占全國37.3%的煤層氣資源禀賦,建立起集抽采利用、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為一體的煤層氣全產業鏈條。去年,全縣煤層氣行業產值達136.5億元,同比增長29.7%。<nextpage>

  2022年,沁水縣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拉動全縣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篤行逐“綠”的沁水,正不斷踏響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足音。

  生態產業駛進發展“快車道”

  小河邊戲水,山腳下采摘。親子農莊裡種莊稼,布藝坊裡學染織……6月3日,土沃鄉下沃泉村的童年小鎮又擠滿了前來游玩、研學的家長孩子。

  “來了可不止一次了。這裡環境又好,項目又多,大人都玩得特別開心。”一位家長高興地對記者說。旁邊的小鎮運營負責人劉李斌同樣樂開了花:“就這兩三個月的時間,我們的各項營業額就超過了100多萬元。團隊研學的單子都排到一個月以後了。”

  吃生態飯,發綠色財。沁水縣搶抓機遇、創新用“綠”,生態產業化不斷駛進快車道,生態優勢已然轉化成為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

  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精心謀劃全域旅游大格局。累計建成國家級森林研學基地1個、森林康養基地4個、國家級森林康養人家18個、省級森林康養人家6個、省級森林康養鄉村9個,成功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52個康養村建設加快推進,即將開門迎客。去年,全縣康養旅游接待350餘萬人次,收入突破6億元。

  精心培育生態農業,特色種植、養殖等項目風起雲湧。“一鎮一特色”“一村一產業”,全縣共認定、創建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取得27個綠色食品認證、1個有機認證、4個地理標志認證,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農副產品品牌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去年,沁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9億元,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萬元,增長8%。<nextpage>

  錨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向,沁水正持續積蓄和釋放綠色能量,奮力奏響綠色崛起的新樂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