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京法院近三年審結毒品犯罪案件千餘件
http://www.CRNTT.com   2023-06-21 18:47:08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人民網報道,奶粉罐裡的白色粉末,餐廳、KTV等場所內推銷的電子煙,代他人郵寄的快遞……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其實都有可能是毒品的偽裝,稍有不慎就會上當中招。6月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北京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判情況新聞通報會,通報2020年以來毒品犯罪案件審判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

  2020年以來,北京三級法院共審結毒品犯罪案件1125件,其中一審978件、二審147件,案件數量總體呈明顯下降態勢。毒品犯罪主要涉及三個罪名,販賣、運輸毒品罪977件(占86.8%),容留他人吸毒罪96件(占8.5%),非法持有毒品罪34件(占3%)。在依法懲處的1143名毒品犯罪分子中,再犯累犯占比48.2%,“以販養吸”超過六成,且日漸顯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北京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玲玲介紹到,涉案毒品種類趨向多元化,新精神活性物質(新型毒品)後來居上、不斷攀升,不僅種類繁多,成癮性、迷惑性更強,社會危害性更大。同時毒品犯罪手段網絡化態勢明顯,近七成的毒品犯罪交易依托互聯網實施,采用“互聯網+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較為普遍,證據收集和案件查處難度進一步加大。

  記者了解到,北京法院始終保持對毒品犯罪的高壓嚴懲態勢,突出對源頭性毒品犯罪的打擊懲處,堅決對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依法判處,加大對新型毒品犯罪、侵害青少年的毒品犯罪的懲處力度,增大對涉毒資產的追繳力度,加強對涉毒洗錢和窩藏毒贓等下游犯罪的全鏈條打擊。2020年以來,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234人,重刑率達20.5%,有力震懾、遏制了毒品犯罪。

  “北京法院堅持大力推進毒品犯罪案件審判規範化建設。”孫玲玲表示,北京法院嚴格規範毒品案件審判程序,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落實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扎實推進庭審實質化,全面提升審判質效。與此同時,北京法院注重總結審判經驗,通過編寫審理指南、發布典型案例、組織專項培訓、配置專門隊伍、加強與公檢合作等有力舉措,進一步提升毒品案件審判專業化水平。<nextpage>

  在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之外,北京法院堅持能動司法,深度參與毒品問題綜合治理。如廣泛開展“遠離毒品 珍愛生命”主題禁毒宣傳活動,依托“京法網事”等宣傳載體營造禁毒強大聲勢;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庭審直播、法治講座等活動;針對毒品犯罪案件審判中發現的制度漏洞和監管盲區,及時發出司法建議,推動構建立體化禁毒防控體系等。

  此次通報會發布了四起典型案例,分別是陳某某走私大宗毒品案、王某販賣合成大麻素新型毒品案、林某走私毒品案、王某某非法持有毒品案,涉及不同的罪名、作案手段等。如,陳某某違反國家禁止毒品出入境的規定,非法攜帶毒品可卡因入境,淨重達24千克,依法被判處死刑。又如,王某某多次采用口含的方式,從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帶出用於治療的美沙酮口服液留存,考慮到其曾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刑罰,再次實施毒品犯罪,系再犯,依法對其從重處罰。再如,王某販賣合成大麻素新型毒品,數量大,積極在餐廳、KTV、健身館等公共場所推銷,且構成毒品再犯,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北京高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肖江峰介紹,2021年7月1日,我國將合成大麻素整類列管為毒品,作為新精神活性物質,其毒理作用更加強烈,多依附於電子煙、糖果、飲料等常見消費品,在餐廳、KTV、健身館等公共場所推銷,偽裝性、欺騙性極強。

  “毒品一日不除,禁毒鬥爭就一日不能鬆懈。北京全市法院將持續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審判工作質效,提升禁毒綜合治理能力,以實際行動為奮力開創新時代首都禁毒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孫玲玲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