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瓣瓣同心造福人民
http://www.CRNTT.com   2023-06-14 15:17:05


  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是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有效支撐。9年多來,瓣瓣同心的京津冀三地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對接合作,促進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北京老人跨省養老頤養天年

  “這兒離北京近,環境優美,就醫看病也不用兩地來回跑。一旦出現頭疼腦熱或者突發急病,緊挨著的三甲醫院就能看病、拿藥,北京醫保卡可以直接結算,生活方便舒心。”2018年,經過一番考察,北京老人宋德銘住進了與北京通州區一河之隔的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燕達金色年華養護中心,跨省養老。

  作為首批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之一,養護中心落地了北京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毗鄰的燕達醫院率先實現京冀醫保互聯互通。仲夏時節,養護中心內綠樹成蔭,賓館式養老公寓裡整潔溫馨,沙發、電視、冰箱一應俱全,床頭安裝著輸氧管線等醫療設備。天軌移位系統可助力半失能老人洗浴、如廁,沙發、床前和老人隨身攜帶的一卡通上都有緊急呼叫系統,有異常情況可一鍵呼救。

  設施配套齊全,醫療保障專業,文娛活動豐富,83歲的韓芙梅和82歲的劉昭每天在養護中心唱歌、下棋、練習腰鼓,生活安心愜意。這裡的老年大學根據老人興趣愛好,設有書法、繪畫、歌咏、手工等40多門課程,還定期舉辦交誼舞會、集體生日會等活動。

  目前,5000多名老人已入住這裡,約95%來自北京。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李海燕說,規劃建設床位近4700張的三期項目預計今年10月投用,可為老人提供醫療、康復、專業護理等相融合的綜合服務。

  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是京津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重要方面。利用獨特區位、優美生態和成本優勢,河北以環京14個縣(市、區)為重點,布局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業,吸引京津老人到河北養老,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養的樂享河北。固安縣來康郡、香河縣大愛城等養老項目,也吸引了一批京津老人入住。截至今年4月底,河北環京協同養老項目達112個,總投資1336億元,未來有望吸引更多人前來養老。

  患者不進京可享優質服務

  作為早產兒,保定市患兒洋洋(化名)出生時體重輕,出生不久就出現嚴重腹脹,急需手術治療。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張曉輝緊急聯繫了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陳永衛,請求支援,最終患兒得到救治。

  2015年起,北京兒童醫院全面托管保定市兒童醫院,北京專家常態化來保定出診、查房、手術、帶教,提升了保定醫護人員診療水平。托管8年來,保定市兒童醫院年門診量由托管前25萬人次增長到63萬人次,本地患兒轉診率下降90%。高難度手術量從零起步,到目前已完成8000多例,落戶醫院的四個國家級病區,保定市外患兒收治比例超過80%。

  北京專家出京開展坐診、手術,緩解了河北乃至全國患者進京“看病難”問題。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幹細胞移植科整體落戶保定,成為目前我國北方最大的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在此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來自全國各地。

  北京兒童醫院常駐保定專家常曉峰說,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保定病區成立5年多來,通過京保病區管理一體化、診療同質化,保定病區救治能力和手術數量已達到和北京病區相當的水平。截至2022年底,保定病區已診療患兒2.5萬人次,收住院患兒近7千人次。

  河北和天津也積極合作,方便群眾就醫。目前,河北滄州市一批醫療機構與天津市16家醫療機構開展合作。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與天津市腫瘤醫院開展合作後,天津專家在滄州參與患者診斷、治療,滄州及周邊地區放療病人也可由天津轉診到滄州開展後續治療。廊坊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雙方以專家定期坐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等形式開展務實合作。

  京津冀開展醫療合作,幫助河北培養起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河北引入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共建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等6家單位,入圍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河北燕達醫院與北京朝陽醫院、天壇醫院、首都兒研所、北京中醫醫院等開展合作,診療水平明顯提升,成為河北首家獲批的民營三甲綜合醫院。

  今年4月1日起,京津冀參保人員在區域內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實現“一卡通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藥品耗材聯合集采、醫保基金聯合監管等,也讓群眾享受到越來越多實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