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鏈長制”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3-06-10 08:29:08


 
  第三,“鏈長制”能通過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彌補創新生態短板。純粹的市場機制難以有效激勵提供具有公共屬性的關鍵共性技術,“鏈長”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的第一治理責任人,能夠牽引“鏈主”以產業鏈供應鏈價值最大化為目標,構建共性技術產業聯盟體或實驗室,有效解決關鍵共性技術供給短缺或質量不足的問題。

  發揮“鏈長制”優勢的關鍵點

  文章指出,第一,明確“鏈長”的功能定位與責任邊界。功能界定層面,對於國家戰略屬性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應賦予“鏈長”組織合法性地位,強化其安全維護功能;對於競爭性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則應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鏈長”牽引產業生態群落組織開展國內國際競爭創造有利條件。責任邊界層面,“鏈長”的主要使命與責任涵蓋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整體安全性監測、未來方向挖掘以及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第二,科學把握“鏈長”的識別方法。“鏈長”在初期多由地方政府承擔,但目前已突破這一界限,延展至中央企業。對於差異化的“鏈長”,應採用不同的遴選標準。政府層面的“鏈長”,應秉承“全國一盤棋”的整體觀,將產業鏈供應鏈發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同時注重處理好與產業、企業之間的關係。企業層面的“鏈長”,應積極組織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技術攻關和資源分配,提出適宜吸引外部鏈條接入的產業生態價值主張和競爭規則。

  第三,積極構建“鏈長”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推進機制。激勵機制、治理機制以及鏈內的合作協同機制,是推進“鏈長”主導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制度保障。激勵機制方面,在尊重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探索推動“鏈長制”的全國統一規劃,從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和產業競爭力水平的角度,適時動態評估“鏈長”績效。治理機制方面,加強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通過普惠性產業政策與創新政策的制度組合,為“鏈長”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給、要素供給、數據供給、資金供給、技術供給和人才供給,著力補鏈、穩鏈、固鏈、延鏈和強鏈。鏈內合作機制方面,“鏈長”牽引產業生態群落組織通過產業聯盟建設產業服務平台,圍繞“鏈主”加快構建產業共性技術策源地及產業創新公地,構築和夯實產業創新生態的技術底座。

  第四,引導鏈內企業強化自主創新戰略,形成自主創新驅動的關鍵核心技術體系。一方面,要尊重技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切實賦予、承認和保護企業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創新主體地位,既要通過營商環境優化等激發企業家精神,也要尊重企業開展技術路徑探索、技術開發與產業化以及探索不同層級創新生態系統的自主選擇權,並借助創新政策工具組合賦予其適當的資源和制度支撐,引導鏈內企業強化面向產業鏈供應鏈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研究。另一方面,形成全民尊重創新的社會文化,進一步引導與激勵鏈內企業自主創新。以產業數據共享平台建設為關鍵支撐,逐步衍生新的產業鏈供應鏈細分子鏈,為更廣泛的產業鏈供應鏈鏈接、融通及裂變新生提供重要支撐,同時依托自主創新驅動的關鍵核心技術體系,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在更大範圍、更廣空域、更深鏈路的暢通運轉,切實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