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328.8億元,同比下降20.6%。與1月份至3月份同比下降21.4%相比,降幅有所收窄。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8.2%,降幅較3月份收窄1.0個百分點。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利潤實現由降轉增,4月份同比大幅增長29.8%,成為拉動作用最大的行業板塊。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熊麗評論文章分析,從影響工業企業利潤的主要因素看:收入方面,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工業生產繼續恢復,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增速較3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成本方面,1月份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18元,同比增加0.91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40元,同比增加0.31元,企業成本壓力依然較大。價格方面,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降幅有所擴大,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較大拖累。
文章指出,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和引擎,振作工業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今年年初工信部提出的13方面重點任務中,“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被放在首位。各地也在積極部署,拿出真招實策推動穩工業舉措落地顯效。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動力減弱,出口放緩壓力或趨於加大,市場需求仍然不足,雖然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已連續兩個月收窄,但工業企業盈利持續恢復仍面臨較多困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要繼續把穩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
穩工業經濟,要繼續聚焦企業疫後恢復急難愁盼問題和制約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大力度助企紓困,落實好延續和優化實施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著力為企業降成本、減負擔,幫助工業企業提振發展信心、恢復發展活力、增強內生動力。支持工業大省當好頂梁柱,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穩定工業產品出口,凝聚工業穩增長合力。
文章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也是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重點發力方向。要在穩定和擴大製造業投資方面持續發力,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繼續加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擴大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等活動,以高質量供給促進消費,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同時,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產銷銜接水平。日前,工信部、國資委、全國工商聯決定組織開展2023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推動大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配套、市場開拓等方面深入合作。河北、廣東、內蒙古等省份也紛紛搭建對接平台,組織對接活動,為穩定工業運行提供支撐。
隨著經營主體活力、居民消費潛力、產業升級動力的有效釋放,中國工業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二季度將進一步回升向好,工業企業利潤也有望逐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