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更加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
http://www.CRNTT.com   2023-06-02 08:44:12


   
  打通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通道
  
  如何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和市場適配度,使高校與市場更加緊密結合?
  
  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國務院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就業領域專家庫成員):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努力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和市場適配度是一個關鍵環節。事實上,就業能力弱,所學專業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是造成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不高,即使是專業對口的高校畢業生,也有不少由於所學知識不夠扎實,理論不能聯繫實際,特別是缺乏實踐操作能力,成為用人單位不予錄用的對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國教育體系仍未擺脫學歷教育、課本教育的束縛,高校專業設置沒能跟上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強調課本知識、忽略實踐應用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少大學生走出校門後,除了一紙文憑外,沒有一技之長,動手能力差,影響了自身適應市場的能力;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的短板明顯,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在加強職業教育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職業教育的規模有了明顯增長,但與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較大缺口。職業教育在不少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存在生源質量差、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為了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和市場適配度,各地進行了諸多探索,不斷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努力打通高校與市場之間的通道,找到知識、技能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結合點。部分高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變化,重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設置和調整方面更加靈活及時。
  
  為拓寬學生個性發展渠道,培養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增強高校畢業生核心競爭力,一些高校相繼開設職業教育類微專業。即在大學本科專業目錄之外,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需求,提升某一領域的核心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提高學生知識結構的復合性及其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解決大學專業設置與新形勢下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的適配問題。在教學方式上,注重產教結合,聘請企業家或有經驗的創業人員現場教學,讓學生有更多實踐機會,增強大學生就業和創新創業能力。北京大學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微專業實行學分制,學生需修完該微專業的4門課程,共計10個學分,目的是助力有志加入國際組織工作的在校大學生在完成自身專業修讀的同時,擁有進入國際組織工作的能力及應聘的基本條件。山東大學開設微專業,旨在銜接本科與研究生階段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專業培養方案與職業發展需求之間的匹配度,課程設置一般具有高階性、交叉性和挑戰度。事實證明,微專業不僅有利於打通普通高校與職業教育之間的壁壘,還能有效提高大學生職業競爭力,值得在普通高校中推廣。
  
  此外,一些職業院校設置的小龍蝦學院、熱幹面研究院、奢侈品管理專業等,這些新湧現出的極具個性化的職業教育學院和專業,甫一面世就受到市場熱捧,許多畢業生尚未畢業就被提前預訂一空,薪酬待遇自然也水漲船高。
  
  創新培養模式,打通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直通道”。積極採取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定向式培訓等模式,使高校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之間無縫對接,降低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搜尋成本,提高求職就業效率。建立健全企業參與高等院校辦學的長效機制,加快實驗實訓基地平台建設,加強勞動教育,增強大學生動手能力。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做法不僅限於職業院校,對於大多數普通高校來講同樣適用。合肥工業大學在2023年非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中增加訂單式招生和定向式培養模式,推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一些企業主動與高校聯繫,合作培養急需的人才。此外,提高在用人單位實習、見習高校畢業生的留用比例,也是增強供需雙方對接的有效途徑。
  
  營造敢闖敢創良好生態
  
  各地在服務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方面形成了哪些可供借鑒的經驗?
  
  陳雲(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就業創業研究室主任):高校畢業生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基礎,創業願望強烈,創新思維活躍,勇於探索實踐,善於接受新觀念新事物,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從應屆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情況看,每年約幾十萬應屆畢業生直接通過創業實現就業,每個創業項目還能直接帶動更多人就業。雖然創業人數占應屆畢業生總量的比例不是很高,但其引領和帶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鼓勵支持畢業生創業並帶動就業,既是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有效渠道,也是發揮我國人才優勢推進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創業活動是一項需要各種資源要素高度融合、創業者充分發揮創業精神的複雜社會活動。高校畢業生創業,具有一般創業活動的基本特點,也有突出特色,還面臨一些特有問題,如創業自主意識和企業家精神核心要素尚不成熟,職業發展和長期規劃尚不清晰、創業能力不足、創業資金等資源匱乏、創業項目選擇困難、社會經驗欠缺、對創辦經營企業和市場環境的實際運行情況瞭解不深、家庭支持和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創業維艱,不僅需要創業者個體的持續努力,也需要良好的創業生態環境和政策服務加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政策和服務支持,有利於鼓勵和支持更多擁有創業願望與創業實踐的畢業生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真正實現自己的創業和人生夢想。
  
  近年來,我國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服務措施,持續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2021年《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和2022年《關於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的通知》,強化對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勞動者創業支持力度,基本形成了覆蓋創業主體全對象、創業活動全要素、創業發展全過程的政策和服務體系框架,包括創業環境優化、創業主體培育、創業資源供給、創業活動服務、創業風險保障等,在不同層面和創業活動階段,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針對性支持和服務。
  
  營造優良創業環境,優化創業公共服務效能。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產業和新業態,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優化敢闖敢創的良好創業生態,營造有利於各類創業者的宏觀經濟社會條件和治理環境。各地踴躍創建創業型城市,提出打造各式各樣的“創響”品牌,營造青年創新創業氛圍。相關職能部門、學校和機構組織開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等,培育高校畢業生創業意識、搭建創業交流平台。
  
  建立公共創業服務平台,構建一體化服務機制。建立公共創業服務標準,拓展創業服務內容,集聚各方優質創業服務資源,構建創業信息發布、業務咨詢、能力培養、指導幫扶、孵化服務、融資支持、活動組織等一體化服務機制,強化培訓、資金、場地、用工等政策扶持。建設完善各類公共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等載體,共享發布創業項目、孵化場地、儀器設備等信息,為畢業生與創業資源搭建資源整合平台。在公共服務上推行當場辦、一次辦、限時辦、集中辦、就近辦、網上辦、異地辦等各種便捷服務方式,提升經營主體登記和服務便利程度。江西等地開辟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綠色通道,簡化創業貸款審批流程及申請資料,推廣移動端線上申辦平台等為畢業生創業提供便捷服務。貴州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給予自主創業補貼、場所租賃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扶持,對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獎項目給予不同額度的無償資助。雲南出台加快提升創新創業活力政策,提出在2025年底前,實現省級以上雙創示範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創新創業平台在省級本科院校全覆蓋,對大學生、農民工、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全覆蓋。
  
  打造貫穿創業全過程的創業服務鏈。以高校畢業生創業者和創業活動為對象,提供全過程針對性服務,提升畢業生創業能力和效果。在創業前,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特徵和創業活動特徵,開展創業教育、創業實訓、商業實戰模擬等沉浸式體驗活動,培育畢業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基礎知識能力。江蘇組織實施創業培訓進高校、進職校、進技校“三進”活動,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在創業中和創業後,組織各種項目評選、路演、競賽,開展創業能力培訓,組織創業導師團隊對畢業生進行分類指導,提供項目遴選、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資源整合、政策扶持、交流平台等支持。對創業後發展階段的畢業生創業者“送上馬、扶一程”,繼續提供創業能力提升、創業導師指導、風險投資、信用貸款等支持,對創業遇挫或失敗的創業者提供風險保障。多地組織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賦能行動,為高校畢業生開展創業培訓,針對不同創業階段開展“創辦你的企業”“改善你的企業”“擴大你的企業”培訓,為畢業生實施創業行動、提高創業成功率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