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美術館六十載風華正茂
http://www.CRNTT.com   2023-05-31 08:39:52


 
  連接藝術與人民

  收藏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作為“人民的美術館”,中國美術館迄今已舉辦5500餘場各類美術展覽,通過“弘揚中國精神”系列展、“典藏活化”系列展、學術邀請系列展、捐贈與收藏系列展等展覽模式,把館藏佳作帶給大眾,成為連接藝術與人民的橋梁。

  中國美術館建成後舉辦的第一場展覽,就以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0周年為主題,展出作品2000餘件。此次大型展事即第三屆全國美展。

  歷屆全國美展、歷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大展在中國美術館的舉行,都引發了觀展熱潮。

  2011年3月2日,隨著中國美術館原先的“售票處”換上“領票處”的指引牌,中國美術館正式面向社會實行免費開放,為人民群眾走近藝術、欣賞藝術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新時代以來,中國美術館策劃推出了一系列弘揚中國精神、展現時代氣象的重要展覽。

  為慶祝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舉辦“美在新時代”系列典藏精品特展,日參觀量突破2萬人次,甚至出現觀眾排隊長度超過2公里的現象,成為轟動京城的文化盛事。

  每逢重大時間節點,中國美術館總是以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大型綜合性展覽鼓舞人們。“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展”“偉大歷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偉大征程  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等重大主題展覽,“民族大團結”“崇高的信仰”“大美勞動者”等專題展覽,緊扣時代脈搏,描繪多彩的時代畫卷。

  “中國美術館不僅是美的殿堂,在觀眾心中,它還是美的廳堂,像自己家的客廳一樣。在這裡,老年人欣賞美,中青年研討美,少年兒童學習美。”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為了方便孩子們前來臨摹學習,他們專門設計製作了“愛心坐墊”,上面印有吳昌碩、齊白石、吳冠中等藝術大家的作品元素,雅致又實用。

  豐富多彩的公共教育活動,拉近了觀眾與藝術的距離,引領著社會文明風尚。中國美術館舉辦“為新時代人物塑像”主題活動,為優秀黨員、時代楷模、人民教師、護士等現場塑像,引導美術工作者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組織“大師講大美”等講座,邀請中外名家,以多角度、跨學科的形式探討美學與美育話題;以“童繪美麗家園”等項目,關愛特殊兒童群體;開展“館地合作”,與各省區市文化機構一道拓寬文化惠民範圍……2021年,中國美術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我們要以大愛之心、大美之藝提供高質量精神食糧,讓人民群眾在美的熏陶中增強精神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吳為山說。

  促進中外文明交流

  這次建館60周年推出的“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第二期)”中,70餘件(套)國際藝術藏品涵蓋油畫、版畫、雕塑、攝影等門類,聚焦“現代之路”和“意蘊絲路”主題,呈現世界多元的文化藝術面貌。

  以文化人,以藝通心。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國美術館持續推動中國美術與世界美術對話,增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心靈相通。

  新時代以來,中國美術館掀開了文化藝術交流事業新篇章。10餘年來,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外美術交流展覽80餘個,新入藏101個國家和地區178位藝術家的711件作品。

  2015年10月,“黑白的力量——凱綏·珂勒惠支經典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德國藝術家對人文情懷的詮釋,引發中國觀眾共鳴;2020年12月,“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舉辦,呈現了底蘊深厚、一脈相承的法蘭西藝術。

  為了更好發揮“國家文化會客廳”作用,中國美術館結合藝術大展,設置“中國美術館之夜”外賓專場,推出“伏爾加河之聲”“漢字之美”“中德友誼·愛的旋律”等主題活動,將美術與音樂、詩歌、舞蹈結合,讓中國文化“走出去”,也讓世界文化“走進來”。

  在引進國際優秀文化藝術的同時,中國美術館還把中國藝術帶到世界各地。2019年紀念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館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感知中國·意在巴黎”展,以部分中國留法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再現了中法藝術的交融。2022年在烏拉圭舉辦的“中國寫意”美術展覽,用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詮釋中國寫意精神。海外觀眾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不僅領略了古老東方的獨特氣韵,更看到了當代中國欣欣向榮的蓬勃氣象。

  近年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雕塑作品立於海外,如《馬克思》雕塑立於馬克思家鄉德國特里爾、《百年豐碑》雕塑落戶法國蒙塔日市鄧小平廣場、《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雕塑立於希臘古市集等,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美術館在2018年牽頭成立了“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在新的框架之下,論壇、展覽、采風等活動廣泛開展,為聯盟成員之間深化交流互鑒提供了廣闊平台。

  60年弦歌不輟,60年春華秋實。中國美術館始終為國家積累藝術典藏,以精彩紛呈的展覽服務人民,以豐富多樣的公共教育活動啟迪心智,以廣泛的國際藝術交流講述中國故事。吳為山說,中國美術館人願意和所有愛好美的人一起努力,把中國美術館打造成新時代人民群眾欣賞美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的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藝術殿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