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年報“成績單”看發展新脈動
http://www.CRNTT.com   2023-05-29 09:31:46


 
  2022年,眾多像海天精工這樣的上市公司堅守主業,深度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進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不僅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也推動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以下簡稱“中上協”)統計,截至4月29日,共有5067家境內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去年共實現營業收入71.53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淨利潤5.63萬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近四成公司保持營收、淨利潤雙增長。

  實體類公司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滬市實體類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8%、3%,均高於滬市主板整體水平。深市實體類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7%,其中,近八成公司實現盈利,盈利質量穩中有升。

  分板塊看,創新板塊成績醒目。科創板企業全年營收增速領先,達29.3%;創業板企業淨利潤增速領先,達11.3%;北交所企業盈利面超九成。“這體現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勢頭,新能源、高端製造和科技軟硬件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較高增長。”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表示。

  分產業看,優質上市公司集聚,展現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滬市以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新基建領域,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深市在電子通信、醫藥生物、新能源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優質鏈主型企業,有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2022年A股上市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增長近20%,成為整體平穩發展的有力支撐。這也證明,中國‘大、長、全’的產業鏈在國際競爭格局加劇的背景下展現更明顯優勢。”李求索分析。

  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保持平穩增長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中上協數據顯示,2022年上市公司共收到稅費返還0.85萬億元,同比增長120%,稅費返還總額占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的6%,助企紓困政策效應明顯。

  “總體來說,我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預期逐漸企穩,產業鏈和供應鏈不斷得到修復和夯實,這些因素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平穩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態勢。”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創新特徵更加鮮明

  2022年全市場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2.32%,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

  自動化螺釘鎖附、自動化高速貼裝、全自動包裝及傳送……在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惠州智能工廠車間內,裝配機械手揮舞不停,工人們忙著監測管理設備運行,平均每分鐘便有3台掃地機器人從生產線上傳送出來,運往消費者手中。

  “掃地機器人越來越‘聰明’,能夠認路識圖、高效清掃,依靠的是激光雷達和定位算法、多傳感器融合的運動控制模塊、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導航算法等多項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石頭科技高級副總裁程飛告訴記者,2022年企業研發投入4.89億元,同比增長10.85%,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達7.38%。

  2022年,石頭科技所在的科創板企業堅守“硬科技”定位,在3個創新板塊中平均研發強度最高,達10.53%。主要服務於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板,2022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0.3%,板塊整體研發強度為4.9%。致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北交所,2022年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同比增長18.03%,平均研發強度4.46%。

  不僅創新板塊的企業奮勇當先,從全市場看,創新特徵也更加鮮明。據中上協統計,2022年,全市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27萬億元,平均研發強度2.32%,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

  超大直徑竪井鑽機為“高難精尖”地下工程打造“鋼筋鐵骨”,樁梁一體造橋機實現智能化架設的新型橋梁建造模式,肺癌靶向藥進入臨床Ⅲ期……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不斷增長,帶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同時,上市公司研發能力持續增強,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濕法兩步法原絲生產技術打破國際碳纖維巨頭的技術壟斷,大電流高頻開關電源技術有效緩解我國銅箔技術受制於人的困境,國內首套深水水下油氣生產系統的成功應用打破了技術壟斷……中上協數據顯示,境內上市公司2022年底累計披露專利數量超140萬個,較上年增長17%以上。

  創新驅動、高端製造、綠色發展,越來越成為支撐上市公司市場價值和增長動力的關鍵。據上交所統計,截至2022年年末,滬市主板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金額超1億元且研發強度超5%的高研發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市淨率分別達46倍、3.59倍,高於其它公司36倍、3.15倍的平均估值水平。中上協數據顯示,高技術製造業上市公司去年營收增長14.6%。

  “資本市場推動產業、資本、科技正向循環作用進一步凸顯,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結構、生態進一步改善。”李求索表示。

  改革注入強勁動力

  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全面落地,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我們切身感受到了註冊制改革帶來的股票發行審核的高效。”浙江海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式躍表示。今年4月10日,滬深交易所主板註冊制首批10家企業鳴鑼上市,海森藥業是其中之一。

  王式躍介紹,公司從主板審核制平移轉到註冊制後,從交易所受理到上會、註冊、上市敲鐘僅耗時49天,從過會到拿到註冊批文,僅用了3天時間,“問詢問題精煉、重點突出,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礎上,有效縮短審核周期,加快了上市進度,同時放寬了定價機制,提升了上市效率。”

  加速上市將為公司提升研發能力和競爭力發揮關鍵作用。“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投資建設年產200噸阿托伐他汀鈣等原料藥生產線技改項目和研發中心等項目。”王式躍說,募投項目將助力公司在把原料藥做精做強的基礎上,向化學藥品制劑研發生產發展,打造綜合型現代醫藥企業。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落地,改革為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創造制度紅利,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助於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李求索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