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聯辦副主任何靖(右5)、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右6)出席展覽開幕儀式。 |
|
該展覽詳細介紹僑批的誕生和歷史演變,並同步展出潮汕剪紙等精湛手工藝品。 |
|
一封封僑批體現了海外僑胞愛國愛鄉的赤子情懷。 |
|
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盛行於19世紀中葉,終止於20世紀70年代,是指在海外打拼的華僑寄回家鄉的家書、匯款及領取包裹的憑證等等。 |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僑批紙短 家國情長——汕頭僑批文化藝術展”24日在香港大會堂揭幕,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香港汕頭社團總會主席高佩璇、香港汕頭社團總會監事長馬介欽等人主禮。透過展出海外華僑寄回家鄉的書信,讓市民瞭解華僑愛國愛鄉的濃烈感情。
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盛行於19世紀中葉,終止於20世紀70年代,是指在海外打拼的華僑寄回家鄉的家書、匯款及領取包裹的憑證等等。在閩南方言、潮州話和梅縣客家話中“信”念作“批”,因此這些華僑家書稱為“僑批”。
僑批主要分布於粵、閩兩省,其中廣東省潮汕地區的僑批數量眾多。此次展覽展出由汕頭僑批文物館借出的數百件展品,匯聚明清至今跨越數百年的珍貴僑批,現場全景還原僑批製作流程,並同步展出潮汕剪紙等精湛手工藝品。
溫湛濱致辭時表示,僑批真實記載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及濃厚的家國情懷,十年前僑批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記憶遺產。每一次閱讀僑批,都會被華僑、華人愛國、愛鄉、愛親的真情所感動,亦會被僑批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心所感染。
溫湛濱說,僑批的故事跨越百年而歷久彌新,今次帶著珍貴的歷史記憶來到美麗的香江。他期望通過舉辦今次展覽,多角度展示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思鄉之情,將家國情懷傳播開去、傳承下來,讓廣大的鄉親、香港同胞看到生生不息、艱苦創業、勤勞勇敢的智慧和文化;進一步培育文化之興,促進文明包容共建,同時以僑批為紐帶,團結海內外僑胞人士,共同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為響應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香港汕頭社團總會主席高佩璇於開幕典禮後接受訪問時說:“僑批有同一個時間囊,透過當中的文字,我們可以窺見那個時代華僑的生活點滴。它除了是書信,也是一件藝術品,從字體以及書寫方式等細節,都蘊含潮汕文化特色,是一件獨一無二的文化載體。”她補充,於未來將持續推動展覽、講座以及工作坊,藉此教育市民有關於中國文化,特別是潮汕僑批那一份熱愛國家以及家人的情懷。
據介紹,僑批專指海外華僑通過海內外民間機構匯寄至國內的匯款暨家書,是一種信、匯合一的特殊郵傳載體。十九世紀後期,東南亞潮汕僑胞的聚居工作地遠離港口城市,在當年沒有銀行亦無郵局的情況下,只可藉由往返家鄉以及南洋之間帶貨的老鄉,把兼有寄錢和傳情功能的信件轉發回給親人。由此,僑批便成為了親情和經濟的雙重紐帶。
汕頭作為我國著名的僑鄉,祖籍於汕頭的海外華僑已經多達1500多萬人。過番出海、打拼異鄉,大量“僑批”寄回國內,這些華僑家書亦成為大家瞭解華僑生活以及汕頭文化的珍貴文獻。
是次“僑批紙短、家國情長—汕頭僑批歷史文化展覽”中的八字主題,是2020年10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觀汕頭僑批文物館時,深深感受華僑為國家以及故鄉親人打拼,同時無比思鄉的感言。今次活動展出由汕頭僑批文物館借出的數百件文物以及珍貴照片,定時會有汕頭的宣傳代表為展覽作旁白。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大眾參與。
“僑批是有溫度、有溫情的書信,是維繫海外華僑華人與家鄉親人情感的重要橋梁。”香港汕頭社團總會主席高佩璇說,“僑批作為一種獨特的通信方式,反映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變遷。”
多所香港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學生們在現場體驗親手書寫僑批的過程。“平時很少能見到這麼多歷史文物,非常珍惜今天的參觀機會。”香港潮州會館中學學生何政希表示,一封封僑批之中蘊藏著深厚的情感,我們需要傳承僑批背後所代表的精神。
展覽將持續至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