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方的言行透著一股“酸”氣
http://www.CRNTT.com   2023-05-13 18:09:05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期,美國國會衆議院外委會非洲小組委舉行聽證會,極盡抹黑之能事,對中非合作進行了一番無中生有的攻擊。

  中非合作到底怎麼樣,遍布非洲大地的成果是最好的回答:中國在贊比亞建設的下凱富峽水電站每年減少當地66.35萬噸碳排放,每天可獲得100多萬美元電費收入;肯尼亞蒙內鐵路累計創造當地就業4.6萬個,員工本地化率超過80%;中國積極支持“非洲綠色長城”建設,幫助有關國家荒漠化治理取得新進展……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評價非中關系是“相互尊重的關系、共同發展的關系”。

  然而,美國對中非合作成果視而不見,對非洲人民感謝中國的真切心聲充耳不聞,只顧一個勁地“冒酸水”“說酸話”,妄圖在中非友誼中作梗。美國為什麼這麼“酸”?因為中國做到了美國做不到的事。

  從去年大張旗鼓地操辦美非峰會,到今年初多名美國高官密集訪非,美國拉攏非洲的意圖清晰可見。然而,非洲國家卻反應寡淡,因為大家很清楚:美國在美非峰會上承諾未來3年向非洲提供550億美元,無非是又一張口惠而實不至的空頭支票。面對虛情假意,非洲國家自然不會買賬。這也難怪美國看到中非友誼不斷加深,酸水直往外冒。

  其實,美國對中國的“酸葡萄”心理不止出現在對非合作領域——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衆多國家和地區積極響應,美國聯合西方盟友接連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系”“全球門戶”等全球基建計劃卻應者寥寥。美國“政客”新聞網站文章一針見血: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很快轉化為實打實的鋼筋混凝土,美國的倡議卻始終如鏡花水月。美國大肆抹黑“一帶一路”倡議,試圖用“債務陷阱論”等謠言來破壞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美方的言行透著一股“酸”氣。

  今年初,中國積極斡旋,推動中東多國化解矛盾,掀起一輪“和解潮”。美國坐立不安,一邊酸溜溜地稱對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感到驚訝,一邊急吼吼地派出多名高官訪問沙特等國,還揚言要推出一項跨地區重大聯合基建項目,在中東刷一波存在感。<nextpage>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從掩耳盜鈴、大肆唱衰中國經濟,到賊喊捉賊、誣稱中國偷竊美國技術;從妖魔化上合組織、稱其是與北約作“對抗”,到攻擊中拉合作、挑撥中拉關系……只要談及中國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和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美國那些政客話裡話外都有一股子酸味。

  美國這種“酸葡萄”心理的背後,是維持自身霸權的危機感與焦慮感。過去很長時間裡,美國習慣了以唯我獨尊的姿態矗立在世界之巔,如今眼看中國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而其自身卻日益陷入政治失能、經濟失衡、社會失序、霸權衰落的泥潭,於是又急又酸,并在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作祟下,動歪腦筋、想餿主意,試圖給中國這個“假想敵”使絆子。

  與其犯酸,不如反思。中國始終秉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不謀私利,不搞小圈子,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在世界促合作,為人類謀福祉。而美國卻腦袋裡裝著零和博弈的舊思維,動輒以意識形態劃綫,搞陣營對抗。這樣的霸權思維和霸道行徑怎麼可能做成事、贏人心?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國與國之間并非只有你死我活的決鬥賽。從冷戰迷夢中清醒過來,少一些“酸葡萄”心理,多一些開放包容心態,多做符合全人類共同發展利益的事,才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格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