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要求
http://www.CRNTT.com   2023-05-06 08:21:02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在高質量發展中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必須深刻理解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要求,找准主要發力點。
  
  立足新階段明晰新要求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歐陽慧文章表示,中國國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更好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把握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在高質量發展中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中國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禀賦差別很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客觀現實。著眼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必須在加快區域發展的同時緊抓“協調”二字,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統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統籌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地區等地區發展。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把握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中國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中國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是新時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經濟活動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從而實現循環流轉,打破各地自中國小循環,暢通國內大循環。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需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因地制宜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以城鄉融合發展為重要路徑,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為抓手,推進各區域合理分工、優化發展,全面打通城鄉循環、區域循環的卡點堵點,大力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覆蓋面。可以說,衹有實現了區域協調發展,國內大循環的空間才能更廣闊、成色才能更足。
  
  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中把握區域協調發展。當前,中國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日益突出,部分區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經濟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趨勢比較明顯,“大城市病”問題仍待進一步破解。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生態退化地區、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基地在發展中仍面臨諸多困難和制約,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仍需進一步提升。這些都需要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加以解決。
  
  找准主要發力點
  
  文章認為,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深刻理解和認識新發展階段區域發展的戰略要求,緊緊圍繞目標和任務,找准主要發力點,將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與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等融合貫通,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一是形成彰顯優勢、合理分工的區域經濟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需依托重大戰略打造新增長極。各地區要在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不搞自中國小循環,在整體發展和相互協作中努力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西部地區要把握向西開放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東北地區是中國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需從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高度,全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部地區要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強化“一中心、四區”戰略定位;東部地區要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增長能級。同時,強化區域協調聯動,持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