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對華口頭“示好”背後的政治算計
http://www.CRNTT.com   2023-04-29 15:59:43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新華網報導,美國總統拜登26日談到《芯片與科學法》時表示,該法“不是用來傷害中國的”。近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等高官接連對華喊話,或表示有意訪華,或希望加強合作。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稱:“本屆美國政府內部已形成共識,與中國‘脫鈎’不是目標,也無法實現。”

  美方高官最近這些看似“示好”的言論並不意味著他們改變了錯誤的對華認知,美方在反華行動上也絲毫沒有罷手跡象,持續在科技、經貿、國際事務等領域圍堵打壓中國。美國之所以口風有所調整,完全是出於自身的政治算計。美方若有意改善對華關係,需拿出實際行動。

  緩解困境的內部動機

  耶倫日前在一場智庫活動中說,美中兩國必須繼續努力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從而在宏觀經濟和金融領域開展合作。美中兩國經濟形勢的變化會很快傳導至全球金融市場乃至全球經濟。就兩國如何應對經濟領域衝擊的問題,雙方必須堅持充分交流意見。

  美國政府目前急於在經濟和金融領域與中國對話。這與當前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形勢面臨困境有關: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1萬億美元,美聯儲為遏制通脹持續上調利率,多家美國銀行近期相繼陷入危機,金融動蕩加劇了經濟衰退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民主黨籍的總統拜登25日正式宣布競選連任。當前,美國經濟和金融形勢不穩,對拜登謀求連任不利。“局部緩和”對華緊張關係有助於穩定美國經濟和金融形勢,從而爭取更多選票,這是拜登政府一些高官近來連續放出“軟話”的重要動因。

  埃及開羅大學教授努爾汗·謝赫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貿易的重要推動者,也是美國國債的主要債權方之一。耶倫作為美國財長,她清楚美中緊張關係升級的嚴重後果,尤其是在當前美國經濟面臨諸多棘手問題的時候。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說,目前美國國內通脹壓力大,政府債務面臨“爆雷”風險。美方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有求於中國,希望穩住對華經貿合作,以緩解美國國內問題。在此背景下,美國一些政客的對華表態有所調整。

  面臨輿論壓力的外部考量

  近段時間,國際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美國感到不安。沙特阿拉伯在中國斡旋下與伊朗和解,與敘利亞關係也在緩和。歐洲盟友頻頻發出戰略自主呼聲: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華後表示,歐洲不能成為“美國的追隨者”;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說,歐洲不會因為與美國結盟,就盲目遵循美國的立場。在金融領域,美元霸權面臨挑戰:產油大國沙特表示對以非美元貨幣結算貿易持開放態度;巴西和阿根廷正在推進有關建立南美洲共同貨幣的討論,東盟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探討在該地區加強本地貨幣使用。這些動向反映了世界多極化的時代潮流,表明越來越多國家反對美國在世界上為所欲為。

  美國國內也出現質疑政府對華強硬政策的聲音。《紐約時報》發表題為《誰能從與中國的對抗中獲益?》的社論,指出美國對華政策越來越具有對抗性,值得反思。20多名美國商界領袖、外交界人士、前政府高官等日前發表公開信,呼籲中美加強對話,共同“修復和穩定”雙邊關係。《反擊》雙月刊網站刊文指出:“拜登必須承認:我們過去十年奉行的遏制中國政策是一場重大失敗……中國的經濟政策對美國不會構成威脅,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遏制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張一飛認為,美國對華打壓的政策破壞了全球產業鏈,令一些國家利益受損。美國想通過放一些“軟話”來安撫相關國家情緒。

  與中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不斷給衝突點火澆油,對他國肆意霸凌。其所作所為不僅破壞其國際形象,也削弱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美國斯坦福大學弗裡曼-斯波格利國際問題研究所專家奧麗婭娜·馬斯特羅表示,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關於美國搞軍事干預、中國則締造和平的說法在發展中世界尤其得到認同。

  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在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上撰文指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希望看到大國競爭失控,都認為中美如果發生衝突,會給它們帶來負面影響。“在未來幾十年裡,許多國家會更願意團結在一個似乎更有可能促進和平、穩定和秩序的大國身後。按照同樣的邏輯,他們往往會疏遠擾亂和平的大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