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美加強涉華負面立法的意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7-09 00:13:00


表1:第113-117屆國會議案或兩院聯合決議案成法率
 
  第二,分裂的國會試圖藉涉華議題尋求共識。凱文·麥卡錫在15輪的選舉表決後終於成功當選國會新任眾議長,經歷了自1859年以來最漫長的議長選舉。④其最大阻力來自共和黨極端保守派,他們最終成功迫使麥卡錫作出妥協,在眾院委員會中增加了極右翼“自由黨團”的代表數量。這是美國當下政治極化加劇的縮影。2022年中期選舉後,共和黨以微弱優勢奪回眾議院的控制權,民主黨僅以一席多數守住參議院,兩黨在新一屆國會仍大體保持勢均力敵的態勢。國會幾乎無法推進內政議題。由於在社會支出和徵收富人稅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兩黨至今尚未開始就債務上限問題進行談判。共和黨設法推翻拜登政府在氣候變化應對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促使拜登在半個月內兩次使用總統否決權。田納西州眾議院因槍支管控議題開除兩名民主黨議員,得克薩斯州和華盛頓州的聯邦法官對避孕藥銷售作出完全對立的裁決,體現出美國政治分裂已深入州和地方政府。在外交議題上,隨著烏克蘭危機長期化、擴大化,共和黨極右翼在對烏援助議題上亦出現不同聲音。⑤涉華議題成為美國國會為數不多的共識性議題。上文提到的涉華法案幾乎都有跨黨派議員作為共同發起者。本屆國會剛剛就任,眾議院就以365對65的壓倒性投票通過了成立“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的決議,有146名民主黨人支持這項舉措。⑥國會當前已在兩院通過並由拜登簽署成法的唯一一項法案即為涉華法案(《2023年新冠疫情起源法案》,再次翻炒“武漢病毒”論)。這些都證明了國會正將反華當作凝聚共識的手段。

  第三,共和黨藉反華法案向拜登和民主黨施壓,為2024年大選爭取競選籌碼。國會兩黨在對華認知上形成共識,但在具體對華政策上仍存在分歧。在本屆國會提出的涉華法案中,共和黨人作為主要發起者的有203件,民主黨人為主要發起者的為42件,獨立人士僅1件。⑦由此可見,共和黨推出涉華法案的“熱情”遠高於民主黨人。共和黨基於意識形態分歧,在制定對華政策時更多從應對價值觀、經濟、科技、軍事等領域的“中國威脅”出發。民主黨致力於捍衛群體利益,在制定對華政策時會考慮相關政策是否會傷及美國內特定群體或盟伴的利益。比如,眾院外委會在審議“威懾美國技術敵手法案”時就是否禁用TikTok展開激烈討論,共和黨認為禁用TikTok是保護美民眾隱私,使其免受“中國政府監控”;民主黨人則認為法案表決過於倉促,將無意中傷及大量與中國企業有業務往來的美國或盟伴國家企業。⑧該法案最終雖勉強通過,但所有民主黨人都投了反對票。共和黨在拜登執政前兩年一直批評其對華軟弱,將此作為2022年中期選舉中針對民主黨的競選策略之一。共和黨加緊對華打壓是向拜登政府施壓,試圖通過立法框定拜登政府剩餘任期的對華政策路線。雖然大部分法案仍處於委員會審議階段,可能無法獲得兩院認可並簽署成法,還有一些法案更多是政治作秀,通過的可能性較小,但即便無法落實,也將成為共和黨指責拜登政府及民主黨對華軟弱的工具。

  表1:第113-117屆國會議案或兩院聯合決議案成法率
  資料來源:作者根據美國國會網站整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