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連接方式優化: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23-04-27 08:47:18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環,打消區域壁壘,真正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胡樂明文章指出,當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主要障礙是市場分割和連接不暢,為此,必須進一步優化各類市場連接方式,提升國內經濟循環的質量和水平。

  連接方式優化的重要意義

  文章稱,就其實質而言,市場是供給與需求的有效連接;統一市場是各類行業、各個區域、各種層次細分市場的有效連接。如果供需兩端無法實現有效連接,市場也就無法形成;如果市場之間無法實現有效連接,統一市場也就無從談起。

  依其內容而言,各類市場連接方式主要包括物理連接、信息連接和規則連接。物理連接是借助交通運輸技術和設施實現商品要素資源在供需兩端和市場之間的轉移;信息連接是借助信息通信技術和設施實現知識和信息在供需兩端和市場之間的傳遞;規則連接是借助政府行政力量和民間推動實現准入條件、交易規則和退出機制等制度安排在供需兩端和市場之間的銜接。各類連接方式及其組合的性能高低,直接決定著市場的規模和效率,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的進步所帶來的連接範圍和連接效率的提高,也會直接提升市場的規模和效率。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一直是塑造和影響人類經濟活動範圍與內容的關鍵因素,是推動歷次工業革命和人類社會進步進程的重要力量。工業革命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就源於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的進步,沒有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連接技術和連接方式進步所帶來的市場擴展和貿易繁榮,人類社會不可能取得長足進步。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輪船、鐵路、電報以及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美國經濟史學家大衛•蘭德斯指出,“空間的阻隔一直分裂和制約著經濟活動,每有一個連接使分離的線路組成互通的網絡,生產率就會發生一次驟然飛躍”。

  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統一市場建設取得長足進展,關鍵之一就在於交通運輸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及相關設施的發展和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持續優化了各類市場連接方式。在物理連接方面,交通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及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居世界第一,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客貨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指標位居世界第一或躋身世界前列。在信息連接方面,信息通信技術取得跨越式發展;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的跨越;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獨立組網網絡、移動物聯網網絡。在規則連接方面,國家在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等方面連續施策,市場基礎制度持續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入推進;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不斷縮減,整體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但應看到,連接不暢和市場分割仍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主要障礙。在物理連接方面,交通運輸堵點卡點仍大量存在,全國統一的系統化、標準化、智能化交通運輸網絡尚需發展。在信息連接方面,信息通信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短板依舊明顯,高端芯片、核心電子元件、重要基礎軟件等領域受制於人的問題尚未得到徹底緩解;區域和城鄉“數字鴻溝”依舊存在,高速泛在、天地一體、安全智能的信息通信網絡尚待建設。在規則連接方面,市場准入歧視依然存在,不同地區監管規則仍不統一,還有一些地方借助地方法規和標準保護本地市場和企業。因此,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進一步優化各類市場的連接方式。

  連接方式優化的基本路徑

  文章表示,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及其相關設施的進步,可以優化各類市場的物理連接和信息連接,打破因地理、空間和信息因素導致的市場分割,奠定各類市場高效連接的物質基礎。市場化改革的全面深化,可以優化各類市場的規則連接,破除因地區封鎖和行業壁壘導致的市場分割,奠定各類市場高效連接的制度基礎。物理連接、信息連接和規則連接的融合發展、協同優化,能夠有效提升各類市場連接方式的匹配程度。

  疏通交通運輸網絡的“關鍵堵點”,全面優化各類市場的物理連接。一是疏通城鄉之間交通運輸關鍵堵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持續提升農村地區尤其是西部農村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實現城鄉間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高水平互聯互通。二是疏通區域之間交通運輸關鍵堵點。建立健全區域聯通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破除骨幹線網交通瓶頸,提升落後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技術質量,推動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跨區域一體化發展。三是提升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之間銜接能力,健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設立專業交通運輸銜接平台,推行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多式聯運的快速換乘換裝設施設備,推進多層次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