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蒙古國:氣候與生態危機警鐘在鳴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4-25 10:39:15


2009年10月07日,蒙古國的牧民在放牧。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4月20日,今年春季以來第9輪沙塵天氣襲向中國北方。沙塵暴,這個本已逐漸遠離的話題再一次被拉進人們的視綫。

  這已經不是我國近年來首次遭遇較嚴重的沙塵暴。2021年3月,一場始發於蒙古國的近十年來最大沙塵暴席卷了包括中國北部、日本和韓國大部分地區在內的東亞地區,造成重大影響。此後一個月內,沙塵暴兩度再從蒙古國襲向東亞各國。

  隨著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在經歷全球氣候變化的後果。蒙古國是東亞地區沙塵暴的重要沙源地。近幾十年來一直在與持續的沙漠化、反複出現的幹旱和日益頻繁的沙塵暴作鬥爭。澎湃新聞通過查閱多項研究和采訪發現,近幾十年來蒙古國氣候和生態系統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大氣事件、土地退化和荒漠化以及由此產生的沙塵暴。

  1992年以來,蒙古國在礦產和農產品出口推動下的經濟高速增長。但過度放牧以及煤礦開采等人類活動的加劇導致了蒙古國生態和氣候環境急劇變化。而氣候變化已成為該國反複發生幹旱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

  從1940年到2015年,蒙古國的年平均氣溫增加了2.24攝氏度,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而年降水量減少了7% ,導致全國幹旱加劇。土壤水分缺乏和地表變暖之間的正反饋循環導致該地區氣候變得更加炎熱和幹燥。在1987年至2010年間,蒙古國高原超過四分之一面積的湖泊幹涸,四分之三以上的土地受到幹旱和荒漠化的影響。在上述變化發生的同時,沙塵暴發生頻率在增加。

  2020年《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曾引發了國際媒體廣泛的關注。該研究第一作者,原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員,現為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副教授張鵬告訴澎湃新聞:“我們的研究發現,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伴隨著半幹旱蒙古高原土壤濕度急劇下降和熱浪-幹旱相互加強,該地區夏季氣候似乎已經超過氣候系統臨界點,進入一種不可逆轉的幹-熱并發頻繁發生的狀態,并可能使半幹旱蒙古高原很快進入永久幹旱狀態。這種轉變無疑會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nextpage>

  氣候變化之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沙塵暴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盡管中國數十年來持續不斷植樹造林,建立防沙固沙屏障,也取得重大成效。但是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科向澎湃新聞指出,需要警惕的是:“氣候變化會加劇環境和生態壓力及其脆弱性,所帶來的新挑戰有可能讓我們努力幾十年的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防護林建設等生態文明成果毀於一旦,因此我們亟需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在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當中采取更積極的措施。”

  沙塵暴背後蒙古國氣候與生態問題  

  蒙古國是位於俄羅斯和中國北方之間的內陸國家,面積156萬平方公裡,人口剛剛超過300萬,是世界上第十八大國家,也是人口最稀少的國家。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蒙古國以其廣闊的草原、風景如畫和游牧生活方式而聞名。雖然草原是其標志性的景觀,但幹旱和半幹旱土地(年降水量 < 100毫米)構成了該國南部和中部省份的大部分,并從西部延伸到東部邊界。戈壁沙漠占到國土面積的41.3% 。

  蒙古國沙塵暴是東亞“黃沙”的主要來源之一。沙塵暴對人類健康和各項活動有著顯而易見的嚴重影響,并可能對農業、牲畜和畜牧業造成廣泛的損害。沙塵暴的發生取決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 ,而沙塵的強度主要取決於風速和土壤幹燥度。蒙古國大約90%的領土位於幹旱和半幹旱氣候區域,這些地區易受荒漠化的影響。有許多因素有助於該地區的荒漠化進程。其中,長期不可逆轉的氣溫上升趨勢,年降水量減少,蒸發散和土壤幹旱增加,以及過度放牧和人類活動導致的廣泛土地退化是主要因素。

  根據西安交通大學韓傑團隊2021年的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蒙古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規模和頻率增加了好幾倍。在2015年至2020年的連續五年中,蒙古國普遍出現了幹旱,大部分發生在6月至8月的夏季。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蒙古國每年觀測到的沙塵暴的天數增加了三倍多。在過去的10年裡,蒙古國南部地區每年持續出現20到30次沙塵暴,在其南部和西南部地區每年都有30到60天觀測到漂浮的沙塵。而最嚴重的沙塵暴通常發生在3月到5月之間。<nextpage>

  幹燥的土壤提供了沙源,遇上大風,就容易形成沙塵暴。

  2021年春季,橫掃蒙古國全境的狂風風速最高達到42米/秒。

  強勁的西北風,加上異常溫暖的天氣(比長期平均氣溫高5-8攝氏度)和低降水,以及同時出現的強大的蒙古國氣旋 ,最終在蒙古國形成了一場“完美的沙塵暴”。

  在強風的影響下,東部戈壁沙漠大草原開始形成強烈的沙塵暴,隨後蔓延至南部蒙古高原、華北平原和整個朝鮮半島。

  北京的能見度一度降至 500米以下 ,大氣粗顆粒物(PM10)水平達到 > 9000 μg/m3的峰值 ;日本及韓國政府十年來首次發布“黃色沙塵”警告。兩周多後,這場起源於蒙古國的強沙塵暴掠過了美國大陸和太平洋,跨過半個地球,最終消散在大西洋上空。

  雖然根據今年4月發表在《中國環境科學》的一項研究,2000-2021年中國北方沙塵天氣過程的發生頻次及強度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在蒙古國西南部和我國西北地區中西部等地的沙塵源區,近地面氣溫上升速率遠高於降水增速,持續性高溫少雨的背景條件有利於西北路徑型和偏西路徑型沙塵天氣的發生。

  2021年和2023年蒙古出現較之前幾年增多沙塵暴現象,是否意味著我國未來也會進入沙塵新的活躍周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來告訴澎湃新聞,目前還不能得出這個結論,“最重要的是,應當先搞清楚這幾年沙塵暴增加的原因。”

  蒙古國沙塵暴背後的驅動因素<nextpage>

  沙塵暴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後果,而荒漠化又因氣候變化影響和人為活動而加劇。沙塵暴背後,是蒙古國近年來氣候與生態環境的迅速變化。

  研究指出,氣候變化一直是蒙古國地方氣候的主要驅動因素。蒙古國全國氣象站記錄的數據顯示,1940年至2015年間,全國年平均氣溫增加了2.24攝氏度,約是全球平均增幅記錄的兩倍。最熱的十年都發生在最近十年,蒙古國及其周邊地區在內的東亞內陸地區是20世紀後期全球變暖最強的熱點之一 。而在過去76年裡,蒙古國降水量減少了7% ,導致全國幹旱程度加劇。在2021年和今年的沙塵暴之前,蒙古國已經經歷了幾個月的幹旱。

  早在2020年發布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的一項研究就認為,蒙古高原已陷入熱浪和幹旱的危險循環中,可能會發生永久性的重塑,徹底變成幹旱貧瘠的荒原。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蒙古高原的樹木年輪數據,以了解曾經發生的熱浪及土壤幹濕變化情況。發現蒙古高原最近20年裡的創紀錄高溫和幹旱是工業化革命至今所未有的。

  在過去的260年裡,蒙古高原的氣候一直相對穩定,然而在最近的20年,這一地區的熱浪和幹旱已經越來越頻繁,溫度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研究人員認為,這和當前土壤過度幹燥有關,更和人類排放引發的全球氣候變暖有關。潮濕土壤產生的蒸發會讓地表上方的空氣冷卻,但如果沒有水分,能量就會以顯熱的形式直接傳遞到地面周圍的空氣中,這就形成了一個可怕的正反饋回路:土壤幹燥促發高溫,高溫導致土壤更加幹燥。

  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近20年間,東亞內陸熱浪和幹旱的同時發生前所未有地緊密,這可能已經開啓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導致極端熱浪-幹旱的并發現象在東亞內陸更頻繁地發生,且程度更加嚴重。該地區可能已經進入了一種新的氣候狀態,這種轉變可能對當地農業產生破壞性的後果。<nextpage>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張鵬告訴澎湃新聞:“事實上,該地區的氣候可能已進入一種新的狀態,土壤濕度在較低水平的年際變化不再能有效緩解異常高的氣溫。這意味著未來會有更頻繁的高溫和幹旱并發事件發生。”

  如果上述推測屬實,那麼是否意味著與近年來的沙塵暴有所關聯?未來是否會發生更多的沙塵暴?

  張鵬表示,一起沙塵暴的發生,需要幾個不同的條件,除了比較幹燥的地面條件提供沙塵源,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氣象條件,比如降水和風等熱力和動力學條件。

  “蒙古高原向永久幹旱狀態的轉變必定有助於更多沙塵源在蒙古高原形成。我們的研究意味著蒙古高原未來可能給沙塵暴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沙源,進而在氣象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有助於更多沙塵暴事件發生。 ”張鵬說。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在針對近期頻發的沙塵問題時也告訴澎湃新聞,沙塵暴形成的條件與長期的氣候變化必然有關,如高緯度地區的快速變暖,但也需要結合短期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研究。沙塵暴的變化本身存在一個自然周期,近年沙塵暴的數量和頻率增長究竟與氣候變化有多大關系,還需更多研究佐證。

  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

  在2018年發布的第三次國家信息通報中,蒙古國環境和旅游部承認,該國過去40年裡觀察到的氣候變化,以及預計在未來幾十年裡將面臨的氣候變化,是在幾千年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畜牧業歷史中從未發生過的。<nextpage>

  近30年來,蒙古國受全球變暖影響較大,氣溫升高,降水減少,土地退化無處不在,導致持續的幹燥趨勢影響到蒙古國的牧場和水源,并引發人口持續向城市地區轉移。

  蒙古國全國的放牧強度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穩步增加,從2004年開始突然加速。煤炭開采也是如此,從約2000年開始加劇。諷刺的是,煤炭正是導致全球變暖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

  蒙古國草原占全球草原面積的2.6%,占國土面積的80%。在蒙古國,草原已被牧民使用了數千年。如今,蒙古國的草原養活了約7000萬頭牲畜和全國29%的勞動年齡人口,其貢獻占了全國GDP的15%。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政治變革,蒙古國牲畜數量迅速增長,放牧壓力不斷增加。根據蒙古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1982年到2015年,牲畜數量從2480萬增長到5600萬,到2018年達到6620萬,目前已在7000萬頭左右。根據有關每單位放牧面積變化的研究發現,在1980至2000年期間,每100公頃牧場的牲畜數量由40至50只綿羊增加至2000至2015年期間的60至70只綿羊。其中2010-2015年的增長最明顯。正如蒙古國農業部門所指出的,這一趨勢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一項科羅拉多州立大學2018年發表在《生態應用》上的研究指出,蒙古國70%的牧場被牲畜和不規範的土地使用所破壞。雖然其中不可逆損害不足10%,但一些關鍵地區可能正在達到不可逆轉損害的臨界點。

  曾在蒙古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蒙古國草原植被的生態人類學學者納青(Nachinshonhor G.U.)告訴澎湃新聞,相比較放牧,產生更嚴重影響的是礦產資源開發和農業耕作對原生植被帶來的破壞。

  “我們長期在蒙古高原的田野調研的結果表明,草原原生植被的地下部(地表以下部分)普遍非常發達,是地上部的5-10倍。它有固定土壤的作用。即使地上部沒了,只要地下部還活著,給一場雨,植被就能活下來。但是開礦對於地下部是徹底的破壞。而且這種破壞是很難事後修補的。”納青說。<nextpage>

  蒙古國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確定為29個自然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主要開采煤炭、銅和黃金,并給該國帶來了大量收入。1992年以來,蒙古國已逐漸轉變為一個尋求擴大貿易和出口的市場經濟國家。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1年采礦業約占蒙古國GDP的22%,占該國出口的80%以上。 中國目前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的礦產和自然資源出口市場。

  蒙古國南部戈壁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世界最大未開采的煤礦塔溫陶勒蓋煤礦、奧尤陶勒蓋銅金礦以及國家確立的多座戰略礦均位於該地區。蒙古礦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大多為露天挖礦),除了對土壤造成金屬污染,對植被帶來嚴重破壞以外,同時消耗了大量水資源導致湖泊和溪流幹涸,加速了荒漠化。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截至2020年,蒙古國77%的土地被歸類為退化或荒漠化。雖然科學家近年來對蒙古國與采礦相關的環境污染進行了深入研究,但由於該國幅員遼闊,礦區數量衆多,研究對於不同地區的差異性體現仍然不够。

  根據2015年的聯合國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狀況評估,蒙古國超過四分之三(77%)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影響,近四分之一(23%)的土地被認為高度或非常嚴重退化。衛星數據清楚地表明,在2001-2015年的時間裡,由於普遍的過度放牧,加上日益嚴重的幹旱,該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牧場退化。

  對於日益嚴峻的氣候與生態環境問題的挑戰,蒙古國政府也并非沒有察覺和行動。2021年11月以來,蒙古國總統府和環境與旅游部積極推動“十億棵樹”的全國運動,目標到2030年分三階段實現十億棵樹種植。政府采取各種激勵措施鼓勵更多民衆、礦業公司和企業共同參與。據《蒙古國礦業雜志》報道,蒙古國將花費全國GDP的1%用於“十億棵樹”大型項目。蒙古國的21家大企業也與政府簽署了合同,承諾種植6.085億棵樹。

  2021年的東亞沙塵暴引起了國際社會對蒙古國幾十年來生態問題的關注。治理沙塵暴也絕非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自完成的任務,近年來,中國、韓國和日本政府紛紛與蒙古國展開應對沙塵暴問題的環境合作。<nextpage>

  在耳熟能詳的蒙古國民歌《烏蘭巴托之夜》中,作曲家描繪了寧靜的生活和如畫的風景。然而沙塵暴將殘酷的現實推到我們的面前,為了使得這個“永恒藍天的國家”恢複如初的美麗,需要政府、科學家和民衆一齊采取行動,而這種努力需要大量的資源、專業知識和數十年的堅持,才有可能成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