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http://www.CRNTT.com   2023-04-22 08:32:29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基礎研究,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深入推進基礎研究的實力。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重要部署。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勇文章稱,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基礎研究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主要通過引進、模仿,力爭加入和跟上世界科技發展潮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通過不斷吸收、消化,開始加速匯入和追趕世界科技發展潮流。新時代以來,中國自主研發能力越來越強,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逐漸緊跟世界科技前沿,並在一些領域實現由“跟跑”轉變為“並跑”乃至“領跑”。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基礎研究,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深入推進基礎研究的實力。

  文章指出,無論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還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都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深化科學認識,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強化基礎研究布局。要進行多方面的統籌協調,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把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提出的前沿問題和重大應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論問題統籌起來;要順應科技發展趨勢,把握國家戰略需求,使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協調推進;要支持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冷門學科和薄弱學科發展,構築全面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學科體系。
  
  二是強化支持體系。基礎研究是一個複雜系統,能夠牽動和引領豐富的應用研究,活躍一線工藝開發,觸動無窮的經濟社會新應用場景,能夠拉動的創新鏈條規模極為龐大。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基礎研究支持體系,既要推動相關各方進一步加大投入,包括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健全社會機構參與基礎研究的准入和回報機制等,又要強化組織支撐,提高科研協同、科技治理水平,提升基礎研究組織效能。
  
  三是強化人才工作。當前,中國基礎研究人才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育才用才機制還不夠健全,一些領域人才匱乏,需在人才強國戰略指引下,制定落實相關工作細則,從根本上解決基礎研究人才發展瓶頸問題。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同時,深化改革,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體制機制建設,通過有效激勵和政策引導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