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中華文化的審美自信
穿過“葫蘆門”,走進書店,剪紙、年畫、木雕、瓷器等擺滿各個角落,花花綠綠的傳統配色,讓人猶如身處民俗博物館。
書架書桌上,各年代《漢聲》期刊和出版物赫然陳列,裡面藏著的是“山西面食”“貴州蠟染”“中國泥塑”等民間技藝的圖文詳解,每一樣都是“漢聲人”曠日費時挖掘整理出來的。
黃永鬆逐一介紹,半個多世紀的事業濃縮為一個個“封面故事”。他說,上世紀70年代,西方文化全面滲透台灣,《漢聲》英文版《ECHO》創立,初衷是想把中華文化介紹給外國人看。
英文版刊登首個手工藝調查是關於油紙傘的。不久,一位來自IBM的美國年輕人找到黃永鬆,希望拜訪做傘師傅。年輕人解釋說,科技行業也需要手工藝的基礎和文化啟示。
後來,黃永鬆做“中國結”報導的德文版。有德國人告訴他,“中國結”體現著中國文化對基本線條的豐富理解,讓人著迷。一個民族手工藝好,輕工業才好,也才會有好的重工業乃至精密工業。
“這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用的,不只是滿足自己對傳統文化和工藝的情懷,還有意想不到的潛在價值。”黃永鬆說。
1978年,《漢聲》中文版創刊,致力“銜接古今”。至今,《漢聲》已出版200多期,很多內容成為業內田野調研與文化整理的樣本。
黃永鬆說,《漢聲》一開始就將“中國的”“傳統的”“民間的”“活態的”作為文化整理的標準,並把這些民間文化劃分歸納成5種、10類、56項,建立采集的“天羅地網”。在他看來,工藝就是“人隨物安定,物因人長久”,細微處皆有學問和智慧,所以堅持“小題大做,細中求全”的工作風格。
“當年我們幾個年輕人因為熱愛,一頭扎進傳統文化,憑著好學和韌性,摸索出一條路子,堅持了一輩子。”黃永鬆說,他們從點做成線,又拉成面,最終變成體,讓人看見“對自己民族和文化上審美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