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四川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志願服務
http://www.CRNTT.com   2023-04-20 14:32:48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近年來,四川省多措並舉,不斷完善青年志願服務制度與工作體系:在項目培育上謀創新,實施“愛在社區”等一批品牌項目;在服務能力上促提升,通過常態化開展演練等方式,提高應急志願服務技能水平;在支持措施上重保障,優化志願服務激勵機制,全面升級信息化平台,鼓勵引導更多青年參與志願活動。

  “我想參加志願服務,請問在哪裡報名?”咨詢電話接連響起,四川青年志願者協會中一片忙碌景象。“志願四川”平台大數據展示屏幕上數據跳動,志願者註冊人數、活動發布總數節節攀升,“愛在社區”等熱門活動格外受人關注,一經發布便被搶報一空。青年志願服務正在四川蓬勃開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志願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為解決青年志願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優質項目缺乏、專業服務水平不足等問題,四川省於2019年10月啟動青年志願服務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經過3年多的時間,四川省青年志願服務工作體系日趨完善,志願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截至2023年3月,“志願四川”平台累計註冊志願者726萬人,較改革前增長202.5%;發布志願服務活動42萬個,增長1455.6%。試點地區累計註冊志願者超過351萬人,增長達到401.4%。

  培育優質項目

  推動服務創新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火車站裡,人群熙來攘往。準備外出務工的阿里小平擠進售票廳,望著顯示屏上密密麻麻的車次信息,一股緊張感湧了上來。

  不會網絡購票、漢語也不夠熟練,每年返崗都是阿里小平的頭疼事。正當他攥著記有工廠地址的紙條發愣時,不遠處傳來志願者吉克阿衣的聲音:“想去哪兒?我幫你看看。”順著聲音望去,吉克阿衣正用彝語耐心地幫老鄉們講解出行路線和購票方法。

  “我想去成都,聽說坐新成昆線兩個小時就能到。”阿里小平快步走上前,對吉克阿衣說。

  在新開通的成昆復線沿線各站設立服務點和彝漢雙語服務崗,是四川省青年志願項目的一部分。以項目為載體,全省建立了志願服務點439個,共有3.6萬餘人次參與;提供的服務具體細致,不僅滿足引導咨詢、票務協助等普遍需求,在部分高速路服務區和出入口配有車輛維修服務,高海拔地區的志願服務點還會向旅客提供愛心氧氣、暖寶寶等應急物資,盡力幫助群眾解決急難問題。

  “在項目統一規劃下,服務更精細有效。”四川省青年志願者服務中心副主任黃江龍介紹,青年志願服務制度改革前,志願活動的覆蓋面雖廣,但在求精求新上下的功夫還不夠。改革中,四川省明確在規範項目管理和創新選育路徑的基礎上,聚焦重點領域深入實施青春志願“愛在社區”等系列品牌項目,以品牌優勢帶動青年志願服務發展。

  一個個項目落地,激發了參與主體的創造力。“我們鼓勵在校大學生參與‘愛在社區’項目,發揮知識技能特長為社區治理建言獻策、扶弱濟困。目前全省已有134所高校與3560個社區結對,年輕人點子多,給學校周邊社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黃江龍告訴記者,四川省還通過各級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推動創新,目前已培育優質志願服務項目800多個。

  加強技能培訓

  組織常態演練

  “各單位注意,演練開始。”聽到對講機裡的提示,四川省應急志願服務總隊眉山支隊隊員郭小林再次檢查裝備,發動衝鋒舟,向著目標區域疾馳而去。

  去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郭小林所在支隊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當晚就到達了位於震區的得妥鎮。置身於險境中,科學施救是重中之重。在全部道路都被破壞的情況下,郭小林與隊員們按平常演練的步驟攀上懸崖、駕駛舟艇開辟逃生通道,順利完成了轉運群眾任務。本次地震中,四川省應急志願服務總隊派遣下屬5支隊伍支援災區,成功轉移受災群眾800餘人次,運送救援人員近200人。

  “能夠從容應對,主要得益於我們日常的專業技能培訓。”郭小林告訴記者,作為地震多發省份,四川在青年志願服務制度改革中進一步提升應急志願服務技能水平。各級應急志願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演練,模擬地震、洪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情境,隊員們從體能訓練到攀岩、駕駛、醫療,逐個科目錘煉能力。

  “心理疏導也成了我們的必修課。掌握更多技能,就能在關鍵時刻傳遞更多溫暖。”郭小林說。

  志願者轉化為成熟的救援力量,不僅技能要過硬,還要調度高效、指揮有力。改革中,四川省應急志願服務響應體系不斷優化,逐步探索出“快速響應—登記報備—供需對接—精準參與—有序撤離”的應急志願服務響應流程。“能夠實現災情發生後10分鐘內暢通信息渠道、20分鐘內建立前線工作站、30分鐘內應急骨幹志願者集結完畢、60分鐘內有序組織志願者和社會組織投入應急志願服務相關工作。”四川青年志願者協會項目負責人蒲飛宇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