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4-19 08:20:47


   
  安全可靠,是指產業鏈供應鏈在關係國計民生、國民經濟命脈、國家安全等重點產業領域充分布局,實現保障有力,能夠在國家安全面臨挑戰時確保國民經濟安全穩定運行。在這方面,既要考量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尤其是在重點產業領域要有合理規模的布局,又要考量產業體系的先進性,主要是看各產業門類內部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組織方式的先進程度,特別是重點產業領域要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或服務。
  
  競爭力強,是指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能夠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具有較強的開拓市場、占據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競爭力強是產業能夠為國家積累財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快,這些都為中國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必須不斷優化產品、服務供給的質量和結構,提升產業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位置和國際競爭力。在這方面,既要看市場占有率,產品或服務占有全球市場的份額越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越強,又要看附加值率,新創造出來的價值占總體價值的比重越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越強。
  
  緊抓痛點精準施策
  
  文章指出,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要求相比,中國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整體水平不高,產業發展總體上處於價值鏈中低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一些行業產能過剩與產能不足並存,不同區域產業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協同發展不夠,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之間、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尚未形成發展合力。對此,必須錨定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要求,找准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攻方向。
  
  一是重視發展先進製造業。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世界上幾乎所有經濟大國均是製造業強國。製造業作為技術進步的基礎載體,能夠不斷改造農業、服務業等其他產業,從而帶動改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組織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同時有利於使技術進步取代要素投入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就必須抓住製造業這個“牛鼻子”,促進傳統製造業向先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二是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發展模式,這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大力支持處於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基礎研究,加快推進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加強新技術產品的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競爭環境,建立有利於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組織各層面優勢創新資源,就一些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進行集中突破,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
  
  三是大力推動協同發展。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用數字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培育壯大綠色環保產業,進一步完善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製造體系;優化空間布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集群,推動區域製造業協調發展;發揮大企業組織協調作用,支持中小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四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平台作用,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提高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範圍集聚和利用優勢資源,在國際化發展中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