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雲”上感受音樂魅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4-13 11:01:21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鋼園展區文旅服務展館內,觀眾體驗K歌一體機。(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繁忙的地鐵上,打開手機裡的聽歌APP,用歌曲開啟活力充沛的一天;夜深人靜時在沙發裡,用智能音響播放一首古典樂,在舒適的環境中放鬆身心;空閑時用K歌軟件一展歌喉“飈”高音,跟來自五湖四海的網友“PK”唱功。

  網絡音樂與人們的生活聯繫得越來越緊密,不少人通過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感受音樂的魅力。音樂平台通過多樣技術手段的融合,為用戶帶來更新奇更豐富的體驗。

  海量用戶打開市場

  小文是軟件“網易雲音樂”的老用戶。“從學生時代起,我就用這款軟件了。從流行音樂到經典老歌,各種歌單為我打開了音樂的世界。這款軟件不僅記錄著我對音樂的喜好,更留下了很多難忘的回憶。”他說。

  在歌曲下方的評論區留下自己對曲子的感想,和同樣的愛好者們交流對音樂的理解,默默閱讀其他人寫下的音樂故事……對小文來說,通過網絡音樂平台與其他網友進行交流,讓她感到放鬆。如今,越來越多人和小文一樣,在數字世界中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

  中國網絡音樂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離不開用戶的支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公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84億,占網民整體的64.1%。

  短視頻平台關注到用戶的需求,不斷加碼布局音樂板塊。如抖音搭建一站式音樂合作解決方案平台“炙熱星河”,上線“汽水音樂”APP,實現短視頻與音樂的深度結合。

  對短視頻平台來說,布局音樂市場不僅能拓展平台的業務鏈條,使短視頻平台由拍攝工具向新式娛樂公司轉變,同時也意味著在激烈而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增加優勢。

  網絡平台對音樂行業發展的作用不可忽視。越來越多的音樂人選擇借助互聯網打造個人品牌,採取多元化、多形態的發展路徑。一些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在短視頻領域爆火,能夠帶動歌手在傳統音樂市場的影響力。這些從互聯網“走出”的音樂及音樂人,為樂壇注入了新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