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六十年援外醫療書寫大愛無疆
http://www.CRNTT.com   2023-04-10 15:12:21


 
  “我要跟我父親一樣,為墓園打掃和種樹,也會告訴周圍的人這個中國醫生的故事。”澤烏迪的女兒海勒說,雖然父親已經不在了,但她和家人從沒有忘記老人彌留之際的叮囑,“我有兩個兒子,還有幾個弟弟。我如果不在了,他們也會把墓地守好。”

  梅庚年的遺志,同樣被他的子女繼承。1998年,作為第十批援埃醫療隊隊員的梅庚年長子梅學謙,終於來到了父親的墓前,也見到了當時仍健在的澤烏迪。“當地的語言很難懂,但我清楚地聽到老人反反復復在說:感謝,感謝……”梅學謙說。

  這樣的友好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受援國民眾發自內心的感謝,伴隨中國援外醫療隊走過60年風雨。儘管工作條件艱苦,但每天聽著患者一聲聲的“感謝”,看著他們一點點恢復健康,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們總會充滿幹勁。

  90後的郝亞波是第十九批援中非醫療隊裡唯一一名中醫師,在中非人的口中,他更常被喚做“好醫生”。“好醫生,快幫我們看看,孩子感冒後一側身體不能動了。”一位母親抱著孩子焦急地來就醫。問診後,郝亞波確定了孩子偏癱的病症,制定了針灸治療方案,“幸好來得及時,再拖久一些就會落下終身殘疾。”在隨後兩個月間,孩子每周都會到針灸科接受治療,從腳漸漸有了力氣,到後來可以獨自行走,再到偏癱的手也可以拿東西……兩個月後的一天,孩子獨自走進診室,用稚嫩的聲音對郝亞波說了一聲:“謝謝!”

  由於飲食習慣和欠缺早期篩查,在特多有不少人患有糖尿病,進而引發視網膜病變。開展玻璃體切除手術,對視網膜病變進行激光治療,消除眼底病灶……2015年7月—2016年1月援特多期間,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許卓再為了多幫助一些患者,時常利用醫院周四休診的時間加班加點。“當地醫院缺少擅長眼底病變治療的醫生,很多病人預約就診看病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我希望能夠盡快幫助患者擺脫病痛。”許卓再表示。中國醫生的付出,當地民眾都看在眼中。結束援外任務回國前夕,許多他曾治療的患者紛紛寄來賀卡和信件,表達感激之情。

  2023年2月,在中建七局承建的尼泊爾KTFT快速路項目部裡,200餘名沿線村民、學生在中尼青年志願者們的幫助下,有序登記、問診、取藥。這是中國(河北)第十四批援尼醫療隊舉行的義診活動。項目部屬地員工帕萬因長期從事駕駛工作,腰椎一直不舒服,中國醫生對他進行全面檢查後,採取了針灸治療,還免費提供藥品。“今天的針灸效果特別好,我現在感覺腰椎舒服了很多,給你們點贊!”帕萬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