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歐全面重啓各層級交往
http://www.CRNTT.com   2023-04-09 13:34:07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5日至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中國。歐洲大國元首與歐盟主要機構領導人同時訪華,也打破了中歐交往史上的慣例。本期《藍廳觀察》聚焦此訪的成果和意義。

  中法關系面向新時代迎來新前景

  首先來看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中國之行。這是他時隔3年多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也是今年全國兩會後,中國迎來的首位歐洲國家元首。馬克龍此訪行程滿滿。從北京到廣州,中法兩國元首多次互動。從戰略、經貿再到人文,兩國全方位規劃未來關系發展。兩國還共同發表了涵蓋50多項內容的聯合聲明,為中法合作開辟新前景。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馮仲平:中法關系實際上不完全是一個簡單的雙邊關系。法國是歐洲大國,所以它是涉及到中歐關系,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所以中法的合作、中法關系的質量實際上事關到中國和多邊機構的關系。馬克龍是非常重視這次訪問的,他在來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中國也非常重視和法國的這種關系,也取得了很重要的一些成果,我覺得意義很大,這次訪問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這些重要成果中,經貿合作尤為引人關注。訪問期間,中法雙方簽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協議,既涵蓋農食、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傳統領域,也開拓服務貿易、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新增長點。雙方共同打造“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的全鏈條快速協同機制。中國邀請法國擔任2024年中國服貿會和第七屆進博會的主賓國。

  在數字經濟領域,包括在5G方面,法方則承諾在兩國包括國家安全在內的法律法規基礎上,繼續以公平、非歧視方式處理中國企業的授權許可申請。<nextpag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崔洪建:這次中法進一步拓展了經貿合作的空間,實際上就是再次確認了經貿合作作為雙邊關系的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美國政府現在一再地鼓吹,要對中國的產業搞“脫鈎斷鏈”,而且拜登政府對他的歐洲盟友也施加了相當大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覺得馬克龍總統訪華期間,中法雙方能够繼續推進經貿合作,而且不僅鞏固傳統領域的合作,還開拓新的領域,實際上這個共識和行動本身就是對美國所謂“脫鈎斷鏈”這種政策的一個強有力的回應。我想對於中歐關系來說,只要中法之間能够通過更多實實在在的合作,產出更多的具體的成果,能够讓合作的成果惠及雙方的民衆,對於其他的歐盟國家、對於歐盟機構都會產生進一步的推動和示範效應。

  總台央視記者 朱若夢:馬克龍總統此次訪華,兩國元首進行了深入、高質量交流,為今後中法在雙邊和國際層面的合作明確了方向。此外我們也注意到,馬克龍在多個場合強調,法國不會選邊站隊,主張團結合作。反對搞陣營對抗,主張歐洲戰略自主。中法兩個大國也在用行動對外展示,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才是當前國際社會迫切所需。

  中歐將全面重啓各層級交往

  再來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中國行。這是她就任歐委會主席以來首次訪華。她也是繼去年11月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之後,又一位訪華的歐盟機構的負責人,延續了近期中歐高層交往的良好勢頭。今年也是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系20周年,新起點上如何規劃中歐關系發展,是外界關注焦點。

  在她訪問期間舉行的中歐雙方以及中法歐三方會晤,向外界釋放出中歐之間推進合作、建設性管控分歧的積極信號。中歐雙方也都表示,要全面重啓各層級的交流、對話、合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崔洪建:習主席在評價中歐關系的時候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兩個觀點,一個是希望歐方和中方一道能够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積極合作的方面,另一點習主席也提出希望今年各領域的交流對話能够盡快重啓。我們知道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歐之間已經形成了包括戰略、經貿、人文三大支柱對話以及多達70多個領域的各層級對話。只要雙方能够同行努力,我想在穩定重啓的基礎上,中歐關系能够得到進一步的推進。<nextpage>

  總台央視記者 朱若夢:在發展中歐關系上,中國的立場非常明確,就是三不,不針對、不依附、不受制於第三方。確保中歐關系行穩致遠,也需要歐方形成更為獨立、客觀的對華認知。在訪問期間我們也注意到,馮德萊恩明確表示,完全不贊成同中國“脫鈎斷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崔洪建:目前歐洲內部正在進行它的對外關系,尤其是對華政策的討論,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現在歐洲的政策環境相對複雜,我們看到一方面,盡管這次馮德萊恩主席表態說不和中國搞“脫鈎”,但是同時她也提出了所謂的要降低風險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最近幾年歐盟方面密集出台了一些所謂限制性的法令法規,盡管這些法令法規并不公開針對中國,但實際上它很多的具體內容是對中歐關系,尤其是中歐經貿合作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我想中方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一方面是歡迎歐方任何對於中歐關系的積極的向上的全面的評價和政策,但是與此同時也進一步督促歐方第一個要真正找到一個平衡客觀的立場,要從歐洲戰略自主的這個立場出發,而不是從所謂的歐美的盟友關系出發來看待中歐關系。我也相信這次訪華的經歷會幫助馮德萊恩主席和歐盟的機構,對中國、對中歐關系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這樣的話能够幫助歐盟形成一個更加全面更加合理,而且對雙方都有利益的對華政策。

  中歐加強合作 共促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

  烏克蘭危機也是此次馬克龍和馮德萊恩訪華的重要關切點。在中法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雙方明確了“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從中法、中歐以及三方會晤中也可以看出,三方都不希望危機惡化失控,力求降低乃至避免烏克蘭危機的外溢效應。針對一些人試圖將烏克蘭危機與中歐關系掛鈎,中方則明確表態:烏克蘭危機不是中歐之間的問題。雙方應該在勸和促談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危機和平解決。

  中歐穩定發展為世界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nextpage>

  從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到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中歐高層近期往來頻密。現在幾乎每周中國同歐洲國家都在北京舉行政治磋商,為下階段中歐之間頻密的高層互動做准備。數十位歐洲商界領袖出席了今年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表達在華投資興業的信心和期待。這些熱絡往來充分表明,雙方雖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更有溝通交流的強烈願望、廣泛深厚的共同利益。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意盎然,中歐各領域交往已迅速重啓,正全面鋪開。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確保中歐關系的穩定發展,也將為動蕩的世界持續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