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建設無界公園,主要是將處於城市環境中、與百姓日常生活工作關聯緊密、具備相應條件的公共休憩公園進行開放,比如人民公園、街心公園等。這類公園開放,一方面可以使市民更加便捷地穿越、到達、使用公園,更好地發揮公園對市民的服務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美化周邊環境、提升城市景觀,更好地發揮其生態作用,對於整個城市生活來講,增益是顯著的。
公園建設之初,為什麼會有“界”?
1933年,國際現代建築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城市規劃理論和方法的重要文件《城市規劃大綱》。《城市規劃大綱》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區的思想,將城市活動分為居住、工作、游憩與交通四大類,並依此對城市土地使用進行劃分,每一類功能區域各自獨立。我國的城市建設用地分類中也有明確的公園綠地類別。中國古代傳統造園一般也是先築墻圍地再造景。在這些思想影響下,我國建成的現代城市公園,也大多用圍墻、欄杆等圈圍,設定明確的出入口,由公園所屬部門進行封閉式管理。而封閉式管理的公園,市民一般需要有意識地安排、組織活動才會進入和使用,比如賞花會、親友聚會等。
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在當下越來越講求空間開放、功能融合的城市環境中,被圍墻環繞的公園綠地是區隔於其他生活空間的存在,也容易成為封閉的“孤島”。把公園邊界打開,實際上是引導一種公共空間使用和城市居民活動的新方式:公園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毛細血管,連綴起城市居住、工作、商業、交通等各類活動,綠色成為城市生活的溫暖底色;開放的綠色空間,打開了城市縱意馳騁的開朗之境,人或小動物都可以有意無意地到達、穿越、停留、體味美麗風光。人民城市為人民,從公園免費開放到公園無界融合,其實都是在去除市民享受城市綠地的障礙,將更多美好的資源和空間給予人民。
建設無界公園,不只是打開物理邊界,更是打開心理邊界。伴隨圍墻的打開,公園的管理運營也應當打開思路,由一方看管轉為多方維護,從而引發管理模式的轉變創新。比如把公園和其周邊的街道、廣場等整體當作城市公共空間系統來統籌考慮,進行社區屬地化管理,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可以組織居民在公園開展豐富活動,在居民與公園的不斷互動中,建立起附近居民對公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當大家覺得公園是“我們”的公園時,會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我”有義務去維護愛護這座公園,“我”使用它的時候不能造成破壞。如果逐漸形成這種市民與公園的良性關係,實際上就是形成了一種共治共享、共建共贏的社會治理模式,社會整體治理水平和市民素質也得到了提升,城市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