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美國要補助半導體但要交出營收與財測,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表看法。(照:陸行之臉書) |
中評社台北3月29日電/美國商務部公布“晶片法案”補助細節,新增必須提出多項有關營業祕密的資訊,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從美國商務部立場來看,要補助當然要有防弊機制。不過,他認為,這份資料如果流到某個競爭者,肯定不利。
美國《晶片法案》提供530億美元資金,提振本土半導體製造實力,31日起開放先進製程的業者提交申請,預料台積電、英特爾與三星將成首波業者,但商務部27日卻追加條款,要求提交新廠詳細營收與財測,以便評估申請案件。
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29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從美國商務部的立場,既然要補助,當然要有防弊機制,免得某些公司獅子大開口,要了一堆錢,以後再大賺發給管理層及股東。他也分享幾點看法:
從美國商務部的立場,既然要補助,當然要有防弊機制,免得某些公司獅子大開口,要了一堆錢,以後再大賺發給管理層及股東。以下分享我的幾點看法:
1. 要預測半導體營收及獲利,應該會提供數年的季度或年度產能變化,平均單價,產品類別,製程種類,資本開支/折舊費用,非固定成本人工費用,研發/銷售/管理費用,利息費用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項目,對任何半導體廠而言應該不難,但這份資料如果流到某個競爭者,肯定不利。
2. 成本高報,補助應該拿的多,但以後成本低於預期,價格高於預期,賺的多,就會被要求分享利潤;成本低報(可能性不高),補助拿的少,那幹嘛去美國投資,如果補助不高但執意要去,那肯定有其他原因。但整體而言,這個要求還算合理。
3. 何謂顯著超出預期?及分潤比例?這個要持續觀察
4. 如果 Intel 算出來的5年總成本為300億美元比台積電的200億美元高50%,營收都是400億美元,獲利比台積電低了一半,是不是補助就多拿100億美元,如果兩方都預測準確,沒有顯著超出預期營收及獲利,不用分潤,感覺這對有成本競爭力的公司很不公平。台積電當然不是白癡,條件不公平,以後擴產就拖一拖,5年投資變10年。
5. 最後就是補助條件? 無條件送現金補助,還是商務部變成股東(這個要求就很差,沒有拿補助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