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畫出心中熱愛 奔赴星辰大海
http://www.CRNTT.com   2023-03-25 17:22:35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網評:畫出心中熱愛 奔赴星辰大海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靜子

  自己設計的作品將“乘舟巡宇探蒼穹”,是一種怎樣的驚喜?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2023年度天舟六號、神舟十六號、神舟十七號三次飛行任務標識。其中,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由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譚昊瑜設計,是此次公布的三個標識中唯一由高校學生執筆設計並被選用的投稿作品。

  與國同行,逐夢空天。航天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載人航天工程是“國之重器”,這是該工程歷史上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任務標識;青年學子爭作“國之棟梁”,見證並參與到中華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偉大征途中。當欣欣向榮的航天事業遇上青春的力量,一定能畫出最美的圖案。

  仔細審視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採用居中均衡的構圖方式,表現此次神舟飛船對接空間站的前向端口;將飛船噴射的尾焰與數字“十七”相結合,整個畫面展現出向上勃發的視覺衝擊力,象徵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態勢。妙趣橫生的設計加上寓意深刻的內涵,為“硬核”的載人航天工程平添一份迷人與浪漫。

  回顧整場公開征集飛行任務標識活動,投稿者衹有兩周多的準備時間,卻要和來自全國500多家單位、組織和個人的1500餘件作品競逐3個名額。大學生的原創設計能夠脫穎而出,無疑是對其實力的最佳認可。“努力終有回報”,一句感慨道出了年輕人的篤定信念,浩瀚宇宙也不會辜負每一個逐夢的人。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雙向奔赴,更顯前路之浩蕩。一方面,“開門”征集飛行任務標識,本就是進一步提升載人航天工程的社會影響力、持續打造載人航天文化品牌形象的創新之舉,有利於彰顯中國特色、傳遞強國夢想。另一方面,通過人人皆可參與的征集活動,大學生將個人所長與社會所需積極融合,參與設計標識的過程也是提升對“國之重器”的瞭解度、親切感的過程。載人航天工程與青年學子共成長,未來可期!

  星辰大海,是我們共同的夢想。譚昊瑜表示,希望能去發射現場親眼見證自己的作品“飛天”。翻看飛行任務標識征集活動的獎勵辦法,我們欣喜於她的小小心願將會被實現。願“國之重器”帶上青年學子的美好祝願,逐夢寰宇問蒼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