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莫把愛國主義教育當兒戲
http://www.CRNTT.com   2023-03-18 17:40:37


 
  道理的確如此。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誠然,也許該幼兒園老師採取沉浸式教學英語方式的想法是好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放在升國旗這樣一個如此特殊和重要的場合,顯然不合時宜,也涉嫌侮辱違法,還會影響小孩子健康價值觀念、家國情懷觀念的養成。同時,再聯繫到之前的“毒教材”“毒插圖”等等一系列事件,任何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社會有識之士都需正視此類基礎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反常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讓愛國主義精神牢牢扎根。”可見,愛國主義教育是基礎教育、公民教育,是凝聚民族精神、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鬥的最亮旗幟,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可或缺的一環。學校幼兒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組成的重要一部分,可謂是具有重大啟蒙意義的基礎教育。從娃娃抓起,將升國旗教育作為切入點,使小孩子在幼小的心靈由國旗心生家國情懷,通過體驗升國旗儀式在豐富和拓展知識的同時,強化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進而從小播下愛國愛鄉和責任擔當意識的種子,無疑具有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再回到事件本身來看,為了學習一門他國語言而忽視淡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傳承,這樣的本末倒置絕不是忽視了某個細節那麼簡單。一個民族的存亡往往體現在細節上。更何況,升旗儀式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生活場景,更是增強公民國家觀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任何一個細節都需嚴肅對待。

  說到底,愛國主義教育不是兒戲。幼兒園的孩子正處於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他們語言認同和文化認同等等基礎意識的培養關乎民族未來。愛國主義教育不是一句口號,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須知,今天種下什麼樣的種子,明天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