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直播嗨購防踩雷,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http://www.CRNTT.com   2023-03-16 09:13:53


 

  部分直播帶貨“失範”遭詬病

  與傳統電商相比,直播帶貨讓購物的娛樂性和互動性更強,但直播帶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饑餓營銷讓你“掏”腰包。“還剩5單,最後5單下架”“馬上恢復原價,後台改價”……記者注意到,這樣的話術已經成為很多直播間的銷售術語。但事實上,當一波庫存商品搶購結束後,主播會以“想辦法調庫存”“沒付款的後台踢單”等“途徑”,將商品再次上架。有些直播間在一場直播中會對同一款商品反復多次上架,次次上架、次次庫存不足,但卻時時在售。

  ——劇本賣貨帶你入“戲”。業內人士透露,部分直播間內容有“劇本”,直播賣貨有“劇情”。例如有主播以替粉絲砍價為由與品牌商“討價還價”,雙方幾個回合較量的最終結果都是商家“揮淚”讓步。有直播間會出現上錯價格的“意外情況”,於是主播借題發揮,要求品牌方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降價並增加贈品。雙方一番較量後,也是品牌方讓步。

  ——涉嫌虛假宣傳小心有“坑”。“我們抽樣調查發現,網絡直播帶貨產品中,有貨不對板的情況存在,羽絨服產品不合格率接近五成。”安徽省消保委秘書處秘書長吳瑞卿說,直播帶貨投訴量增長趨勢較快,有的問題已經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此外,一些直播間為了吸引消費者還虛構在線觀看人數、捏造銷售數據等。這樣的虛假宣傳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也破壞了市場秩序。

  加強行業規範

  業界人士和專家建議,應規範直播電商行業,對直播行業涉及的“人”“貨”“場”要素等加強監管,構建網絡直播帶貨信用評價體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建議,建立健全直播行業的職業認證制度,制定統一的網絡直播人員准入門檻,開展職業培訓;實行職業准入註冊制,實施主播持證上崗制。

  安徽省電子商務教育協會副秘書長劉家傑認為,需健全直播帶貨行業法律法規,規範直播平台的主體責任,督促行業協會完善相關規範和標準,引導平台強化行業協會自律性監管。

  安徽省消保委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直播間購物時要保持理性,切勿衝動消費;同時注意保存好相關購物憑證,遇到糾紛時通過合理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