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記者王亞毛報導:新冠疫情告一段落,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已於上月底完成歷史使命後關閉。在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時,為配合竹篙灣設施在去年轉為接收輕症患者,醫院管理局在營內設立醫療站,提供遙距醫療援助,為情緒不穩的病人提供心靈支援。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醫療站負責醫生梁燕儀表示,去年3月,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名分別3歲與14歲的孩子入住,陌生的環境,加上確診後的不適,孩子時常大哭,媽媽身心俱疲,告訴醫護自己難以入眠。醫療站除了處方藥物,並主動帶玩具上門探望,轉移孩子注意力,撫慰不安情緒,並聯絡私家兒科醫生為孩子視像看診,日日跟進,媽媽終於安下心來。
安排伯伯轉房與家人同住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醫療站護士郭超能憶述,曾有一位年約50歲的患者入住後,終日愁眉苦面,時常哭泣,醫療站安排精神科護士詢問,知悉她擔心家人也確診,但因忘記帶手機,無法聯絡家人。醫療站隨即聯絡負責管理隔離營的民安隊,提供手提電話,她聯絡到家人後,翌日情緒明顯好轉。
醫管局社區隔離設施主管醫生黎靖匡稱,去年8月,一位70歲伯伯由醫院轉送竹篙灣隔離,但得悉兒孫與媳婦均確診,正等待隔離。為了不讓伯伯孤單,醫療站立即協調安排,讓伯伯與家人同住四人大房,一家四口得以團聚。黎靖匡說,“伯伯當時眼濕濕地致謝,我們感覺真的有幫到人。”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於去年2月8日成立醫療站後,主要向輕症患者、出院後仍需隔離的穩定患者提供醫療援助,共接收33.8萬次熱線電話查詢,提供9.4萬次遙距診症服務及10.2萬次外展服務。
黎靖匡稱,新冠疫情期間善用遙距醫療,相關經驗可應用於合適的專科門診。他並稱,若再有傳染病大規模爆發,本港已可在48小時內重啟應急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