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援烏武器不夠烏軍兩條消耗量
http://www.CRNTT.com   2023-03-10 10:17:19


 

  韓承認對烏出口武器部件

  《華郵》指出,美國的歐洲盟友同樣因武器產能而頭痛。德國的彈藥儲備只夠在戰場上用兩天,英國的庫存夠用8天。《泰晤士報》7日爆料稱,歐盟計劃進入“戰時經濟模式”,通過聯合採購彈藥計劃擴大武器生產,尤其是烏克蘭急需的炮彈。

  路透社8日爆料稱,韓國政府已於去年批准波蘭向烏克蘭出口含有韓國零件的“克萊博”自行榴彈炮,這是韓國首次承認自己至少是間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部件。韓國國防部辯解說,韓方不直接向烏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政策沒有改變,韓國生產的只是榴彈炮的一部分。據報導,波蘭已向烏克蘭交付18門“克萊博”榴彈炮,並計劃再提供數十門。

  去年11月,美國向韓國購買10萬發炮彈,用於援助烏克蘭。韓方當時辯稱,相關洽談是在“最終用戶是美軍”的前提下進行。

  美國武器生產 面臨多重難題

  產能大幅降低

  冷戰結束後,由於武器訂單減少,美國軍工產業迎來併購潮和收購潮,生產商數量和工人數量大減。上世紀90年代,美國有51家主要防務承包商,如今只剩下5家。美國一個月只能生產1.4萬發155毫米炮彈,但現在烏克蘭軍隊一天就要消耗7700發。

  民眾質疑漸增

  美國國會去年底通過450億美元的援烏方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以及補充美國因此失去的庫存。但在美國國內通脹高企的情況下,美國民眾開始質疑增加武器生產開銷的意義。

  缺乏投資動力

  美國政府對武器的需求不穩定且難以預測,生產商往往只能獲得短期合同,因此沒有動力增加投資擴大生產。此外,地對空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等產品沒有商業市場,生產商不能通過民間需求維持資金周轉,更加不願維持大規模生產。

  難覓專業工人

  過去幾十年美國製造業整體衰落,如今武器生產工廠想要增加人手,卻很難找到足夠掌握冶金技術等傳統製造業技能的工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