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目標5%:留有餘地 穩中求進
http://www.CRNTT.com   2023-03-09 08:33:06


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的設定,既充分考慮了各種有利因素的叠加,也做好了應對各種風險衝擊的準備,在留有餘地的同時,也指明了今年乃至很長一段時期內的經濟工作重點。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相比之下,中國絕大部分省、市、自治區政府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都要高於這一增速。其中,明確2023年經濟增速需超過5%的省份就多達27個。可見,5%的增速目標明顯留有餘地。總體看,2023年的經濟增長將面臨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的良好局面。

  光明網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文章分析,短期因素上,2022年的低基數帶來的“翹尾效應”,將為今年經濟增速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所謂“翹尾效應”指的是:之前的特殊情況造成的不正常下跌,給下一階段經濟成功復甦之後帶來的“高增長效應”。由於2022年多個重點城市都遭遇了新冠疫情的衝擊,經濟增長潛力沒有完全發揮,經濟增長目標也沒有完全實現,這也為2023年實現較高增速目標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條件。

  中期因素上,為了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準備了大量有效的政策工具。如財政政策將財政赤字率從2022年的2.8%增長至3%,地方債發行規模也由2022年的3.65萬億元上升至3.8萬億元。貨幣政策則明確提出要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再加上持續發力的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政策,都將推動實現2023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

  長期因素上,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在對外貿易上,過去五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6%,突破40萬億元,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在產業結構上,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0.6%、7.9%,數字經濟不斷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以上;在科研投入上,中國的研發強度已經從2.1%上升到了2.5%以上、科技創新的貢獻率超過了60%、專精特新企業也已經達到了7萬多家。這些重要指標共同構成了確保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有力支撐。

  文章指出,結合國內外發展環境以及中國長期發展目標,今年順利實現5%左右的增速同樣需要付出較大努力。一方面,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2個季度出現了同比下降,扣除價格因素,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下降0.2%,擴大內需任重道遠。與此同時,隨著疫情平復,絕大多數國家的產業體系開始正常運行,進口需求逐步降低,在這種背景下,外需走弱與訂單下降將成為中國2023年對外貿易的主要挑戰。

  另一方面,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5%的經濟增長,需要攻克的難題和不確定性影響比之前發展階段都要多,也因此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由全球產業鏈重構帶來的產業升級壓力、個別國家對中國核心產業與技術實施的“卡脖子”措施、如何有效應對國際糧食和能源危機等,是2023年經濟工作必須高度重視且需要制定長期攻堅計劃。

  文章表示,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的設定,既充分考慮了各種有利因素的叠加,也做好了應對各種風險衝擊的準備,在留有餘地的同時,也指明了今年乃至很長一段時期內的經濟工作重點。

  對此,應從思想認識與工作實踐兩方面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在思想認識上,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工作實踐上,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實踐作為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確保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順利實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